中医药中楂的别名及相关药用知识337


在中药学中,“楂”指的是山楂果,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除了“楂”之外,山楂果还有许多别名,反映了其在不同地区和用途上的多样性。

楂的别名

1. 山里红:因其果实成熟时呈鲜红色,故有此名。

2. 山楂:因其果味酸涩,有“山之酸者”之意,故得此名。

3. 红果:因其果实呈红色,故有此名。

4. 酸枣:因其果肉酸涩,有枣形,故有此名。

5. 胭脂果:因其果实红艳似胭脂,故有此名。

6. 樝:古称山楂,因其树枝多刺,故有此名。

7. 仙丹:因其果实酸甜可口,有延年益寿之效,故有此名。

8. 仙人球:因其果实形状像仙人球,故有此名。

9. 血化石:因其果实经加工后呈黑色,有化瘀止血之效,故有此名。

10. 神仙枣:因其果实酸甜可口,有滋补强身之效,故有此名。

11. 积麻:因其果实有消食积滞之效,故有此名。

12. 黑枣:因其果实经加工后呈黑色,故有此名。

13. 乌梅:因其果实经加工后呈黑色,并有酸梅味,故有此名。

14. 赤沙:因其果实经加工后呈红色,且有沙沙感,故有此名。

15. 棠梨:因其果实与棠梨相似,故有此名。

楂的药用价值

山楂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包括:
活血化瘀:山楂含有多种有机酸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和血压的作用。
消食健脾:山楂中的有机酸和酶可以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并有消脂、健脾的作用。
抗炎抗氧化:山楂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和神经系统。
止咳化痰:山楂中的鞣质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安神助眠:山楂中的多种成分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

楂的用法用量

山楂的用法用量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以下用法较为常见:
煎服:取干山楂果15-30克,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泡水:取干山楂果5-10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
制成膏剂或糖浆:将山楂果加工成膏剂或糖浆,方便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性酸,不宜过量食用。对于胃溃疡、胃酸过多等患者,不宜食用山楂。

结语

山楂果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山楂具有活血化瘀、消食健脾、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用价值。但其性酸,不宜过量食用。在使用山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师指导,合理用药。

2024-12-05


上一篇:本云中药别名

下一篇:中药铜末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