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奇花异草:荛花231


在中医学的浩瀚药典中,荛花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别具一格的别名而闻名。这种中药材,又称作“金锁匙”、“龙牙草”、“牙花草”,因其外形酷似钥匙而得名。

荛花的形态特征

荛花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20-50厘米。根状茎较短,具有不规则的块状茎。茎直立,不分枝,叶片对生,呈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有锯齿。花序顶生,花朵较小,呈淡紫色或白色,花冠呈漏斗状,有5-7片花瓣,花期一般在4-6月。

荛花的药用价值

荛花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止血凉血、祛风活络的功效。具体药用如下:
清热利湿:荛花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痢疾、尿路感染等。
止血凉血:荛花含有丰富的鞣质,具有止血凉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
祛风活络:荛花具有祛风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风湿疼痛症状。

荛花的别名

荛花因其外形或药用价值而获得了诸多别名,常见的有:
金锁匙:因其花序前端形状似一把钥匙,故得此名。
龙牙草:因其块状茎生有齿状突起,形似龙牙,故得此名。
牙花草:因其块状茎生有齿状突起,形似牙齿,故得此名。
野葛根:因其根部与葛根相似,但比葛根块状茎较小,故得此名。
败鹤草:因其根状茎常被白鹤啄食,故得此名。

荛花的采集与炮制

荛花的采收应在秋季花果成熟时进行。采集后,洗净晒干或烘干即可使用。荛花炮制方法多样,常见的有:
鲜用:直接使用新鲜的荛花。
晒干:将荛花洗净后晒干或烘干。
酒炒:将荛花与黄酒一起炒至微黄。
醋炙:将荛花与醋一起炒至微焦。

荛花的食用禁忌

荛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服用荛花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过量食用,以免出现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结语

荛花,作为中药中的奇花异草,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别具一格的别名而著称。它在清热利湿、止血凉血、祛风活络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荛花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服用时应遵循医嘱。

2024-12-06


上一篇:中华药典收录中药杨桴皆为哪几种?

下一篇:白消(白术):传统中药的健脾胃要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