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岐又名什么?别名一览336


黄岐,又名黄羊草、黄姜、山荞麦、羊奶草、土参、紫参、广参、黄精、黄独、黄根、金线参、灌浆草、猫儿参、根节参、鸡头参、洋参、人参、过山龙、穿山龙、野党参、野生党参。

黄岐是茜草科黄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壮,圆柱形,外面黄棕色。叶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序腋生,伞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花序梗长可达10厘米。果实为蒴果,球形,成熟时开裂。黄岐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或路边。

黄岐的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血、益脾胃、强筋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脾胃虚弱、筋骨酸痛等症。黄岐还可以外用,具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等症。

黄岐的别名由来

黄岐的别名很多,其由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形态特征:黄岐的根茎呈黄色,故称“黄岐”或“黄姜”。其叶片形似荞麦叶,故称“山荞麦”。由于其根茎粗壮,形似参类药材,故称“土参”、“紫参”、“广参”、“黄精”等。
根据生长环境:黄岐多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故称“过山龙”、“穿山龙”。
根据药用价值:黄岐具有补气养血、益脾胃、强筋骨的功效,与党参相似,故称“野生党参”。
根据地方习俗:在一些地区,黄岐被称为“人参”,这可能是由于其具有与人参相似的药用价值。

黄岐的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在民间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药用价值。这些别名也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024-12-06


上一篇:中药别名揭秘:探寻“元乡草”的真实身份

下一篇:壳香的中医药别名及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