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大全:认识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名字149


中医药博大精深,其用药也极其丰富。许多中药材除了正式的药名外,还拥有众多的别名,这些别名往往源于药物的形态、产地、功效、传说等等,增加了中药学习和使用的趣味性,但也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惑。因此,了解常用中药的别名,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药至关重要。本文将列举一些常用中药及其常见的别名,并简要解释其来源和含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运用中医药知识。

一、根茎类中药及其别名:

1. 人参 (Panax ginseng .): 别名有:黄参、地精、神草、百草之王、人衔、棒槌、人参果、山参、园参、野山参等。其中,“山参”指野生人参,“园参”指人工种植的人参。“棒槌”形象地描述了人参的形态。“百草之王”则体现了人参在中医药材中的极高地位。

2. 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 别名有:绵芪、黄耆、王孙、独根、百芪、羊奶子根等。“绵芪”指其根部茸毛绵软。“王孙”则可能与古代某些传说或典故有关。

3.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别名有:于术、淅术、山蓟、白术片、茅术、九头狮子、天鼠等。“于术”和“淅术”可能与白术的产地或种植方法有关。“九头狮子”则体现了其根茎形态的特征。

4. 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别名有:国老、甜草、甜根、粉甘草、光甘草、炙甘草等。“国老”体现了甘草在中医药中的重要地位,如同一位德高望重的“国老”。“炙甘草”指炮制后的甘草。

5. 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 别名有:铁杆参、紫参、防风参、和尚头参等。“铁杆参”指其根茎坚硬。“和尚头参”则形象地描述了其根茎的形状。

二、叶类中药及其别名:

1. 桑叶 (Morus alba L.): 别名有:桑椹叶、家桑叶、霜桑叶、白桑叶、冬桑叶等。“霜桑叶”指在霜降后采摘的桑叶,药用价值更高。“冬桑叶”指冬季采摘的桑叶。

2. 荷叶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别名有:河荷叶、莲花叶、玉盘、水芝、泽芝等。“玉盘”形象地描述了荷叶的形状。

3. 大青叶 (Isatis indigotica Fort.): 别名有:蓝靛叶、板蓝根叶、靛青叶等,与板蓝根同属一物,主要区别在于采摘部位不同。

三、花果种子类中药及其别名:

1. 菊花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别名有:黄花、节华、寿客、金英、黄菊花、杭菊、滁菊、贡菊等。不同地区和品种的菊花,别名也各不相同,例如“杭菊”指产自杭州的菊花。

2. 山楂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别名有:山里红、山楂果、红果、胭脂果、山里果等。“山里红”形象地描述了山楂果实的颜色。

3. 决明子 (Cassia tora L.): 别名有:草决明、羊角豆、马蹄决明、假绿豆、芹决明等。“羊角豆”形象地描述了决明子的形状。

四、其他类中药及其别名:

1. 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 别名有:虫草、夏草冬虫、金虫草等。

2. 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别名有:牡桂、桂皮、玉桂、官桂等。“官桂”指品质较高的肉桂。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种中药材,不同地区、不同医家,其别名可能有所差异。在使用中药时,务必结合具体的药材特征、产地以及医生的处方进行判断,避免因别名混淆而造成误用。学习中药,不仅要了解其正式药名,更要熟悉其各种别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药的智慧。

本文仅列举了一部分常用中药的别名,更多的中药别名需要大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希望本文能够为学习中医药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2025-04-08


上一篇:谷子药用价值及别名详解

下一篇:榔头勒的功效与药用价值:详解中药别名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