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中药别名大全203


于玉中药简介于玉为菊科植物玉山蓟的根,又名玉山蓟、玉山玉竹,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台湾地区。其根茎肥厚,肉质多汁,富含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在中药中应用广泛。

于玉中药别名

玉山蓟玉山玉竹玉山苞玉竹仔山蓟山蓟草生蓟大蓟黄蓟野蓟猫爪蓟乌头蓟柳叶蓟血蓟黄荆蓟

于玉中药药性

于玉性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功效。

于玉中药功效

清热解毒:于玉中含有丰富的多糖、皂苷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感染性疾病,如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肺炎等。凉血止血:于玉中含有丰富的鞣质和酚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如咳血、血尿、便血等。利尿消肿:于玉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具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性疾病,如浮肿、腹水等。

于玉中药用法用量

于玉中药一般煎服,每次用量3-10克,1日1-2次。也可外用,捣烂敷于患处。

于玉中药禁忌

孕妇慎用:于玉中含有较多的酚类成分,具有轻微的毒性,孕妇服用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脾胃虚寒者慎用:于玉性寒,脾胃虚寒者服用可能会加重腹泻、腹痛等症状。

于玉中药配伍应用

清热解毒:于玉配伍金银花、连翘、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可增强清热凉血、消炎止痛的功效。凉血止血:于玉配伍三七、地榆、阿胶等凉血止血药,可增强止血、止痛的功效。利尿消肿:于玉配伍茯苓、泽泻、猪苓等利尿消肿药,可增强利尿消肿、健脾益气的功效。

于玉中药临床应用

咽喉肿痛:于玉配伍金银花、连翘、黄芩等药,煎服或泡水喝,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缓解咽喉肿痛的症状。咳血:于玉配伍三七、地榆、阿胶等药,煎服或泡水喝,可凉血止血、止咳平喘,缓解咳血的症状。浮肿:于玉配伍茯苓、泽泻、猪苓等药,煎服或泡水喝,可利尿消肿、健脾益气,缓解浮肿的症状。

于玉中药作为一种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的常用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价值。但是,由于其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在使用于玉中药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咨询合格的中医师,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024-12-07


上一篇:于玉的中药别名:透骨草、鸡爪风、玉簪草

下一篇:元 中药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