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药:别名大揭秘221


红药,又称赤药、血余,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根茎入药,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症。

红药因其花朵呈红色而得名。除了赤药、血余这两个别名外,它还有 zahlreichen别的别称,反映了其广泛的应用和悠久的历史。

中药红药的别名1. 红花:因花朵呈紅色而得名。
2. 血见愁:活血化瘀作用强,见血即止。
3. 打伤风: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4. 金不换:药用价值高,价值连城。
5. 消血块:消散瘀血血块。
6. 破血丹:破血活瘀,如同丹丸。
7. 鸡冠花:花形似鸡冠。
8. 土荆芥:与荊芥同科,但药性更強。
9. 血 correspondant:活血化瘀作用强,堪比人参。
10. 跌打良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良药。
11. 活血圣药:活血化瘀作用显著。
12. 伤科要药:伤科疾病必备良药。
13. 止血草:活血化瘀的同时还能止血。
14. 三七花:与三七同科,花朵相似。
15. 血竭花:活血化瘀作用与血竭相似。
16. 血龙草:活血化瘀作用强劲,犹如龙血。
17. 紫血余:根茎呈紫色。
18. 黄血余:根茎呈黄色。
19. 白血余:根茎呈白色。
20. 血余草:根茎可用于治疗血瘀证。

结语

红药的众多别名,不仅体现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也反映了人们对这种中药的重视和认可。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应用红药,为健康保驾护航。

2024-12-07


上一篇:中药“黑药”的别名探索

下一篇:中药南药别名集锦:中医药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