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别名:识别和了解珍贵中药233


黄花,又名金银花,是中药中常用的珍贵药材。其花朵呈淡黄色,芳香馥郁,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为了方便识别和使用,黄花拥有众多别名,其中一些别名具有地域特色,反映了中药文化的多样性。

黄花的别名
忍冬藤:黄花的茎蔓称为忍冬藤,因其柔韧耐缠绕而得名。
金银花:黄花盛开时,花朵内外呈不同的颜色,金黄色与银白色交错,故称金银花。
二花:黄花的花朵成对开放,一朵位于枝条主茎上,另一朵位于分枝上,因此又称二花。
双花:与“二花”类似,因其花朵成双而得名。
山银花:黄花常生长在山中,故称山银花。
飞燕草:黄花的茎叶柔韧,随风摇曳,形似飞燕,因此又称飞燕草。
络石藤:黄花的茎蔓缠绕石块或 других 植物,故称络石藤。
合欢藤:黄花的花朵成对开放,形似夫妻相拥,因此又称合欢藤。
还魂草:传说黄花具有起死回生的功效,故称还魂草。
透骨草:黄花的根茎味苦,有驱邪避瘴之效,故称透骨草。

黄花的药用价值

黄花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抗菌抗病毒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热症、疮疡肿毒、咽炎口疮等疾病。

1. 清热解毒


黄花中的金银花素、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咽痛、痢疾等热症。

2. 消炎消肿


黄花中的 хлорофил、鞣质等成分具有消炎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牙龈肿痛等炎症性疾病。

3. 抗菌抗病毒


黄花中的金银花素、绿原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流感等感染性疾病。

4. 其他功效


黄花还具有以下功效:
利尿通淋: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尿路感染等疾病。
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吐血、衄血等出血性疾病。
清肝明目:可用于治疗肝火旺盛、目赤肿痛等眼科疾病。
美容养颜:黄花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美白养颜的功效。

黄花的用法用量

黄花可煎煮、泡茶或入药丸、药膏等剂型使用。一般用量为10-30克,煎煮15-20分钟。也可外用,捣烂敷患处或熬制膏药。

黄花的禁忌

孕妇、脾胃虚弱者慎用黄花。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服用黄花。久服黄花可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

黄花虽为良药,但不可盲目使用。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根据自身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

2024-12-07


上一篇:中药人参的诸多别名,彰显其药用价值与文化内涵

下一篇:矮地茶的别名:揭秘药用植物的民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