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沥的别名有哪些?92


竹沥,又称天竹黄、天竹沥、天膏、竹矛汁、翠竹汁,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竹沥的来源竹沥是从竹子中提取的一种液体,其来源主要有两种:

苦竹叶:取苦竹的叶片,经煎熬、浓缩而得竹沥。
竹枝汁:将竹子的枝干劈开,采集流出的汁液,经过滤、浓缩而得竹沥。

竹沥的性味归经竹沥性寒,味苦,归肺、胃经。

竹沥的功效与主治竹沥具有清热利湿、降肺火、止咳化痰、止呕止泻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肺热咳嗽:竹沥清热利湿,降肺火,可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咳喘、咳痰等症。
胃火呕吐:竹沥清胃热,止呕吐,可用于治疗胃热引起的呕吐、恶心等症。
湿热泻痢:竹沥利湿止泻,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泻、痢疾等症。
热毒疮疡:竹沥清热解毒,外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疮疡、脓肿等症。

竹沥的用法用量竹沥一般内服,煎服或入丸、散。用量为 10~30 克。

竹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竹沥不宜久服,以免损伤脾胃。
竹沥与补气药配伍时,应注意避免药性相克。

竹沥的药理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竹沥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竹沥中的竹沥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抗氧化作用:竹沥中的竹沥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抗菌作用:竹沥中的竹沥黄酮类化合物和竹沥醌类化合物均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
止咳化痰作用:竹沥中含有的竹沥酸、竹沥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止咳化痰作用,可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降血糖作用:竹沥中的竹沥酸、竹沥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可抑制葡萄糖吸收,促进胰岛素分泌。

竹沥的临床应用竹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腹泻、痢疾等。
皮肤病:热毒疮疡、脓肿、湿疹、荨麻疹等。
其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竹沥的制剂竹沥制剂主要有:

竹沥液:为竹沥浓缩液,内服或外用。
竹沥片:为竹沥制成的片剂,口服。
竹沥胶囊:为竹沥制成的胶囊剂,口服。
竹沥软膏:为竹沥与凡士林制成的软膏,外用。

2024-11-29


上一篇:平地木的别名,药用价值大

下一篇:中草药续断:别名、功效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