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的别名有哪些?239


玉竹,又名葳蕤草、麦门冬、升麻、节节草、菟丝子、仙茅、小金桔、百根草等。

葳蕤草

玉竹因其茎叶茂盛,状如繁花,故有“葳蕤草”之称。在《诗经魏风伐檀》中就有“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的记载,其中“坎坎”即指玉竹。

麦门冬

玉竹因其根状茎形似麦粒,且有滋阴清肺之功效,故又名“麦门冬”。《神农本草经》中记载:“麦门冬,味甘寒,主补益五脏,益气生津,除烦止渴,安心益志,润肺止咳。”

升麻

玉竹因其具有祛风散寒、升阳举陷之功效,故又名“升麻”。《名医别录》中记载:“升麻,味苦寒,主治伤寒头痛,风湿痹痛,四肢酸痛,腰膝无力。”

节节草

玉竹因其茎秆分节,状如竹节,故有“节节草”之称。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节节草,味甘微寒,主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心烦口渴,小便不利。”

菟丝子

玉竹因其茎蔓细长,缠绕于他物,状如菟丝,故又名“菟丝子”。《本草经疏》中记载:“菟丝子,味甘平,主治虚劳羸瘦,盗汗遗精,腰膝酸软,耳鸣目眩。”

仙茅

玉竹因其具有补肾壮阳,益气生精之功效,故又名“仙茅”。《本草通玄》中记载:“仙茅,味甘温,主治肾虚阳痿,精少不育,耳聋耳鸣,腰膝酸软。”

小金桔

玉竹因其根状茎形似小金桔,故有“小金桔”之称。在民间常用来煲汤、熬粥,具有滋阴润肺,清热生津之功效。

百根草

玉竹因其根系发达,根须众多,故又名“百根草”。《蜀本草》中记载:“百根草,味甘寒,主治肺热咳嗽,气喘痰多,心烦口渴,小便不利。”

其他别名

除了上述别名外,玉竹还有其他别名,如竹节参、天门冬、黄参、灵仙草、无心草、寸冬、地竹、天竹、白参、土参等。

这些别名充分体现了玉竹的形态、功效和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玉竹的广泛认识和应用。

2024-11-29


上一篇:蛇皮中药别目的秘密:1500字揭开它的神奇世界

下一篇:中药宝库中的瑰宝:甲珠的别名与广泛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