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的补益之果:中药别名全盘点16


西域药源的瑰宝

沙棘,又名醋柳、胡柳,是一种落叶灌木,原产于中亚地区。它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耐寒耐旱,生命力顽强。早在《西域药源》中就有记载,沙棘的果实入药,具有补气养血、生津润燥、止咳平喘的功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研究的深入,沙棘的药用价值得到进一步证实,被誉为“西域药源的瑰宝”。

沙棘中药别名

沙棘在中药典籍中有多个别名,反映了其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其中,最主要的别名有:

1. 醋柳


由于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味酸,故得名“醋柳”。

2. 胡柳


沙棘起源于中亚,传入我国后成为一种引进的植物,故称为“胡柳”。

3. 红柳


沙棘的嫩枝和嫩叶呈红褐色,故又名“红柳”。

4. 沙枣


沙棘果实呈枣形,生长在沙质地带,故称为“沙枣”。

5. 海宗果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有“海中珍品”之称,故又名“海宗果”。

6. 沙棘子


这是沙棘果实的直接称谓,也是最常见的别名。

7. 棘枣


沙棘果实表面有棘刺,故称为“棘枣”。

8. 盐地柳


沙棘耐盐碱,常生长在盐碱地带,故又名“盐地柳”。

9. 枸杞柳


沙棘与枸杞同科,果实外形相似,故称为“枸杞柳”。

别名反映药用特性

沙棘的各个别名不仅体现了其形态特征,也反映了其药用特性。例如,“醋柳”突出了其酸味和丰富的维生素C;“胡柳”表明其外来物种的身份;“红柳”暗示其枝叶的药用价值;“沙枣”和“棘枣”描述了果实的形状和特点;“海宗果”赞颂其营养价值;“盐地柳”强调其抗逆性;“枸杞柳”表明其与枸杞的药用相似性。

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沙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保肝、抗肿瘤、降血脂、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其果实、种子、叶片、根皮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沙棘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黄酮类物质、有机酸等。其中,维生素C是沙棘果实中含量最丰富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

沙棘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沙棘制剂有片剂、胶囊、口服液、软膏等多种剂型,方便患者使用。此外,沙棘果实还可以鲜食、加工成果汁、果酱、果冻等食品,营养价值丰富,是健康养生的理想选择。

2024-12-08


上一篇:荆芥中药别名大全

下一篇:中药红花的别名及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