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皮中药别名大全及功效详解25


“存皮”在中药材中并非一个独立的药材名称,而通常指某些树木的树皮在经过特定处理后入药的部分。由于不同的树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地区的叫法差异, “存皮”在民间拥有众多别名。本文将对常见的“存皮”类中药材及其别名进行梳理,并结合其功效进行详细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药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存皮”并非指某一特定树种的树皮,而是泛指一些经过炮制后入药的树皮。这些树皮的炮制方法各异,有的需要晒干,有的需要水煮,有的则需要特殊工艺处理,这直接影响到其药性及功效。因此,了解“存皮”的具体来源至关重要。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存皮”类中药材及其别名:

1. 杜仲皮:这是最常见的“存皮”类中药材之一。其别名众多,例如:杜仲、杜仲树皮、丝棉皮、扯丝皮、杜仲树、公仲、木棉皮、胶木皮等。杜仲皮性温,味甘、微辛,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胎动不安等症。其独特的“扯丝”特性是其重要鉴别特征。

2. 厚朴皮: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其别名也较多,例如:厚朴树皮、川朴、重朴、烈朴、赤朴、姜朴等。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闷腹胀、痰饮咳嗽、泄泻等症。需要注意的是,厚朴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性影响较大,不同的炮制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功效。

3. 桑白皮: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根皮或树皮,别名较少,常见的只有桑根皮、白桑皮等。桑白皮性寒,味甘,归肺、膀胱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其药效与炮制方法也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久煎者泻下力较强。

4. 构树皮:构树皮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树皮,别名也比较多,例如:楮实树皮、谷皮、奶浆树皮、构树皮、楮皮等等。构树皮性平,味甘、淡,具有利尿消肿、祛风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关节炎等症。其药用价值在民间应用较广。

5. 其他“存皮”类中药材: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存皮”类中药材,还有一些药材也以树皮入药,例如:肉桂皮(别名:桂皮、官桂、牡桂)、秦皮(别名:秦白皮、苦楝皮)、黄柏(别名:黄檗、元柏)等。这些药材的功效和主治各有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

•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存皮”类中药材及其别名,并非全部。实际应用中,还需结合具体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进行判断。

• 中药材的鉴别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判断。切勿自行采摘和使用,以免发生误用或中毒的情况。

• 服用中药材前,应咨询专业医师,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 不同地区的叫法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别名可能仅在局部地区使用。

总而言之,“存皮”类中药材在中医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功效广泛,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来源复杂,别名众多,因此在使用时务必谨慎,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存皮”类中药材,提高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水平。

2025-04-29


上一篇:三省中药别名大全及辨识技巧

下一篇:鬼见愁的别名及中药功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