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梗米”别名与应用312


梗米,又名谷精草、薏苡仁、苡仁、六谷米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取自禾本科植物薏苡(学名:Coix lacryma-jobi L.)成熟的干燥种子。由于其外形酷似米粒,故名“梗米”。

梗米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清热利尿、美白肌肤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风湿性关节炎、肠胃不适、皮肤瘙痒等症。此外,梗米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矿物质等,食用后具有补脾益气、强健身体的作用。

别名与典故

梗米在中医古籍中有多种别名,现列举如下:
谷精草:因其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之功效,故名“谷精草”。
薏苡仁:薏苡是梗米所取植物的名称,故又名“薏苡仁”。
苡仁:与“薏苡仁”同义。
六谷米:梗米与大麦、小麦、小米、高粱、大米合称“六谷”,故又名“六谷米”。

关于梗米的别名,还有以下几个有趣的故事:

谷精草:相传古代有一位名叫“谷精”的仙女,因触犯天条而被贬下凡间。为了救治人间疾苦,谷精化为一株草,即梗米,并将其利水消肿的功效传授给世人。

六谷米:据《本草纲目》记载,六谷米是古代帝王祭祀时使用的六种粮食,其中之一就是梗米。因其具有补脾益气、强健身体的功效,故被列入帝皇贡品。

应用

梗米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常用方式如下:
煮粥:取梗米50-100克,洗净后与大米同煮粥,具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脚气、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泡水:取梗米10-20克,洗净后浸泡在沸水中,代茶饮用。具有清热利尿、美白肌肤的功效。适用于皮肤瘙痒、色斑等症。
入药:梗米可入药,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增强疗效。如与茯苓、泽泻同用,可增强利水消肿功效;与山药、芡实同用,可益脾止泻。

注意事项:

1. 孕妇、脾胃虚弱者慎用梗米。

2. 梗米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3. 梗米不宜与赤小豆、绿豆等寒性食物同食。

结语

梗米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通过了解其别名与典故,以及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一味药材,为健康保驾护航。

2024-12-08


上一篇:紫金龙中药的别名及药用功效

下一篇:有哪些中草药别名叫做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