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皮中药别名大全及辨识方法60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中文知识博主,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材中一个容易让人迷惑的方面——选皮中药的别名。中药材命名繁杂,一物多名的情况非常普遍,特别是“选皮”类中药材,由于产地、炮制方法和民间习惯的不同,其别名更是五花八门,给学习和使用带来不少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选皮中药的别名,并讲解一些辨识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药材。

所谓“选皮”,指的是选取植物的根皮、茎皮、枝皮或果皮入药。这类中药材由于取材部位不同,药效也存在差异,其别名往往与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功效等息息相关。例如,同样是药用树皮,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根据树木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征赋予其不同的名称。 有些别名则与药材的功效有关,例如某一树皮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民间便可能以“清热皮”、“解毒皮”等命名。

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见的选皮中药及其别名,并进行简单的辨识方法讲解:

1. 杜仲:

别名:杜仲树皮、思仲、扯丝皮、胶木。 辨识方法:杜仲皮呈卷筒状或板片状,外表面粗糙,灰褐色或棕褐色,内表面光滑,紫棕色,有细密纵纹。撕开后可见多数细小的银白色丝状物,这是杜仲皮的显著特征。

2. 厚朴:

别名:厚朴皮、川朴、重朴、温朴、川厚朴。辨识方法:厚朴皮呈卷筒状或块片状,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的皮孔和纵裂纹。内表面较光滑,黄棕色或棕褐色。气香,味苦、辛。

3. 秦皮:

别名:秦白皮、黄柏皮、苦楝皮(需注意与苦楝皮区别)。辨识方法:秦皮呈板片状或卷筒状,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内表面淡黄色或黄白色。质坚韧,不易折断。味苦,微涩。

4. 黄柏:

别名:黄檗皮、元柏皮、檗木皮。辨识方法:黄柏呈板片状或卷筒状,外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内表面黄色或黄褐色,光滑或略粗糙。断面纤维性,黄色。味苦,微涩。

5. 桑白皮:

别名:桑根白皮、桑皮。辨识方法:桑白皮呈卷筒状或片状,外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内表面白色或淡黄色。质轻韧,易撕裂。味淡、微甘。

6. 肉桂:

别名:桂皮、官桂、肉桂皮。辨识方法:肉桂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向条纹。内表面红棕色或棕红色,光滑。气芳香浓郁,味辛、甘、甜。

7. 牡丹皮:

别名:丹皮、牡丹根皮。辨识方法:牡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内表面淡黄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选皮中药及其别名,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此外,一些别名可能指代多种药材,因此在使用时务必谨慎,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 为了避免混淆,建议尽量使用规范的药名。

辨识选皮中药的技巧:

除了以上列举的特征外,辨识选皮中药还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
产地:不同产地的同一种药材,其性状可能略有差异。
颜色:药材的颜色是重要的鉴别特征,不同药材的颜色差异很大。
气味:很多选皮中药材具有独特的香气或气味,这也是重要的鉴别依据。
味道:药材的味觉也是重要的鉴别特征,例如苦、甘、辛、涩等。
质地:药材的质地,例如坚韧、脆、柔软等,也是鉴别特征之一。
纹理:药材表面的纹理,例如纵纹、横纹、网状纹等,也具有鉴别意义。


最后,再次强调,中药材的辨识需要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如果对中药材的鉴别不确定,请务必咨询专业的药师或中医师,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5-05-11


上一篇:绒毛入药:详解中药绒毛的别名、药性及应用

下一篇:中药材种根别名大全及辨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