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钩中药别名及功效详解80


金钱钩,听起来像是某种奇特的兵器,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它并非只有一两个名字,在漫长的中医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别称,这些别名常常反映了药材的不同形态、产地、功效或与其他植物的相似之处。本文将深入探讨金钱钩的各种别名,并结合其药理作用,全面解读这种看似不起眼却用途广泛的中药材。

金钱钩,正式名称为鸡爪连,其拉丁学名是Carpesium abrotanoides L.,属于菊科植物。 “鸡爪连”这个名字形象地描述了其根茎的形态:如同鸡爪一般,弯曲而多节。也正因其根茎的独特形状,衍生出了许多别名,这些别名在不同地区、不同医书中有所差异,增加了学习和研究的难度。

比较常见的别名包括:金钩吻、金钱草(需注意与其他金钱草区分)、鸡脚草、过路蜈蚣、岩连、山鸡爪、小鸡爪、九牛力、岩白菜(部分地区)等等。这些别名有的强调其形状(鸡爪连、鸡脚草、小鸡爪、金钩吻),有的则突出其生长环境(岩连、过路蜈蚣),有的则可能与功效或民间传说有关(九牛力)。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金钱草”这个名字在中药材中非常常见,许多不同科属的植物都被称为金钱草,例如: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等等。因此,当提到金钱草时,务必结合具体植物形态特征和产地信息进行甄别,避免混淆。为了避免歧义,建议使用其正式名称“鸡爪连”或更精确的别名,如“金钩吻”。

那么,这些别名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方式密切相关。古代中医的知识积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传承,不同地区的医家或民间人士根据各自的观察和理解,会赋予同一种药材不同的称呼。这种现象在中药材命名中非常普遍,也使得中药材的别名体系异常丰富。

金钱钩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根茎部分。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中医常将其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跌打损伤:金钱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对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有显著疗效。
痈疽肿毒:其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疮疡等感染性疾病。
风湿痹痛:金钱钩可以缓解风湿痹痛,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
蛇虫咬伤:民间常将其用于治疗蛇虫咬伤,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金钱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其药性较为寒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此外,由于不同产地和采集时间的差异,金钱钩的药效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在使用金钱钩之前,务必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根据自身情况和医嘱合理用药,切勿自行盲目服用。

总而言之,金钱钩及其众多别名,体现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深入研究这些别名,不仅可以加深对中药材的认识,更能体会到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独特魅力。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金钱钩这种中药材,并对其药用价值有更清晰的认识。在使用任何中药材时,请务必谨慎,并寻求专业医生的指导,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最后,再次强调,在使用“金钱草”这个名称时,一定要区分不同的植物,避免混淆,造成误用。建议使用其正式名称“鸡爪连”或更准确的别名,如“金钩吻”,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025-05-11


上一篇:汉半夏的别名及药用辨析

下一篇:羊角拗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