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种中药材及其别名大全:深入了解常用中草药14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养生小助手!今天咱们来聊聊中药,一个博大精深却又常常让人觉得晦涩难懂的领域。很多朋友在接触中药的时候,都会被各种各样的别名搞得晕头转向。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药,我特意整理了一份“百根中药别名”的清单,希望能为大家扫清学习中药的障碍。
中药的别名由来已久,常常是因为药材的不同产地、形态特征、功效作用,以及民间流传的俗称而产生。同一个药材,可能拥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别名,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但了解这些别名,却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药的文化底蕴,更好地理解古籍中对药材的描述。
以下列举部分常用中药及其常见的别名,并简单介绍其功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篇幅限制,仅列举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百根”)
一、补益类:
人参 (别名:人衔、地精、黄参、棒槌、山参、园参、西洋参):补气固脱,生津益智。
黄芪 (别名:绵芪、黄耆、王杖):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当归 (别名:秦归、当归身、西当归、金不换):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鹿茸 (别名:鹿角胶、茸角、花鹿茸、马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血。
枸杞 (别名:枸杞子、红杞、甜菜子、地骨皮):滋补肝肾,明目。
二、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 (别名:二宝花、忍冬花、银花、双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苗、华花郎):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板蓝根 (别名:蓝靛根、马蓝根、靛青根):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连翘 (别名:黄花条、连壳、黄连):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大青叶 (别名:蓝靛叶、山青根、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三、活血化瘀类:
丹参 (别名:赤参、紫丹参、血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
红花 (别名:草红花、红蓝花、刺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桃仁 (别名:桃核仁、苦桃仁、甜桃仁):活血行瘀,润肠通便。
益母草 (别名:坤草、茺蔚、蕀草):活血调经,消肿止痛。
川芎 (别名:芎藭、天芎、山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四、理气止痛类:
陈皮 (别名:广陈皮、橘皮、香橘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香附 (别名:莎草根、香附子、土香):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木香 (别名:青木香、广木香、川木香):行气止痛,温中止泻。
佛手 (别名:佛手柑、五指柑、香橼):理气化痰,止痛。
厚朴 (别名:川朴、重朴、烈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五、其他常用中药及别名:
甘草 (别名:国老、甜草根、光果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
白术 (别名:于术、淅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茯苓 (别名:茯灵、松腴、云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生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榆、酒浸生地):凉血滋阴,清热生津。
熟地黄 (别名:熟地、酒熟地、九蒸九晒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用中药及其部分别名,实际中药材的别名数量远超于此。 此外,不同地区、不同医家对同一种药材的称呼也可能存在差异。 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希望这份“百种中药别名”的清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药,开启中医药学习之旅。 我会持续更新更多关于中药的知识,敬请期待!
2025-05-15
上一篇:山牡丹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风流果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别名、功效与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2878.html

揭秘中药麻醉的奥秘:历史、机制与现代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2877.html

中药仙鹤掌:名称由来、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读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2876.html

赤兔药用价值全解析:功效、作用及现代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2875.html

中药白术:功效、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2874.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