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皂角的别名:种类繁多,功效不一252


皂角,又名元宝皂荚、皂夹子、皂荚、木患、角豆等,是一种中药材,主要取自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皂角因其独特的形状和药用价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以下是皂角的一些别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皂荚种类和药用特点:

1. 元宝皂荚

元宝皂荚是皂荚中的一种,因其果实形状如元宝而得名。元宝皂荚的药用价值较高,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祛湿消肿等。常用于治疗热证、便秘、水肿、疮毒等症状。

2. 皂夹子

皂夹子是皂荚的俗称,指皂荚的果实。皂夹子富含皂甙,具有去污渍、杀虫、止痒等功效。民间常将皂夹子捣碎后泡水,用于清洗衣物、祛除虫害、缓解皮肤瘙痒等。

3. 皂荚

皂荚是皂荚树的果实,形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呈褐色或黑色。皂荚中含有丰富的皂甙、脂肪酸和蛋白质等成分,具有润肠通便、消食导滞、祛风止痛等药用价值。在中医中,皂荚常用于治疗便秘、腹胀、风湿疼痛等症状。

4. 木患

木患是皂荚树的种子,因其坚硬的外壳而得名。木患中含有皂甙、木患子油等成分,具有祛风湿、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疮毒等症状。

5. 角豆

角豆是皂荚树的果实,形状呈长角形或弯曲形。角豆中含有丰富的皂甙、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消积导滞等药用价值。在中医中,角豆常用于治疗热证、便秘、水肿、消化不良等症状。

除了上述别名之外,皂角还有其他一些别称,如皂角刺、鹿角豆、鬼扫帚等。不同的别名反映了皂荚的不同部位或性状,也反映了皂荚在不同地区或民族中的不同用法。

总体而言,皂角是一个别名较多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祛风止痛、消食导滞等多种药用功效。在中医中,皂角常用于治疗热证、便秘、水肿、疮毒、风湿疼痛等症状。但是,皂角性寒滑利,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伤及脾胃。

2024-12-09


上一篇:中药黑丑别名,揭秘“血竭”的多彩身世

下一篇:地肤子:中药界的“扫把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