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芦有哪些别名?120


大芦,又称芦竹、苦竹、竹叶草、黄草、黄花菜、菜芦、鹿芦、藜芦、地萝卜、老鸦芦、野芋芦、拐竹、竹芋、番仔芦等,是一种多年生根茎草本植物,属于薯蓣科,药用价值很高。

大芦的分布:大芦原产于我国,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各省区。生于低山林地、山坡草地、溪旁或田边湿润处。

大芦的形态:大芦根茎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5-15厘米,直径1-2.5厘米。茎直立,高30-60厘米,具棱,基部有鞘状鳞片。叶互生,基生叶较小,上面有稀疏的短柔毛;茎生叶较大型,呈卵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短柔毛,叶柄长2-5厘米。花单性,单生或簇生于叶腋,雄花有花梗,雌花无花梗。果为蒴果,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5毫米,成熟时红紫色。

大芦的药用价值:大芦药用部分为其根茎,味苦,性凉,归胃、肝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清热化瘀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

大芦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服,3-9克;外用:捣烂敷患处。

大芦的注意事项:大芦性微寒,脾胃虚弱者慎服。孕妇忌服。

2024-12-09


上一篇:海咀中药的别名

下一篇:银珠中药的别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