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陈汤中药材别名大全及药性功效详解10


“七陈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因其组方简洁、疗效显著而广受推崇。其功效主治胸痹心痛、痰饮积滞等症,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现代疾病的治疗辅助。然而,了解七陈汤的关键,不仅在于熟知其组方,更在于深入了解方中每味药材的别名及其药性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七陈汤中七味药材的别名及其药理作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个经典方剂。

七陈汤的组成药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厚朴、生姜、大枣。我们逐一分析其别名及功效:

一、陈皮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别名众多,例如橘皮、橙皮、广陈皮、老陈皮、黄皮等。不同名称往往对应着不同的产地、加工方式或药材质量。例如,广陈皮以广东新会所产最为著名,品质最佳。而“老陈皮”则指的是陈放时间较长,药性更为醇厚者,其价格也相对更高。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在七陈汤中,陈皮主要起到理气解郁,帮助其他药材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别名有蝎草、地文、守田、三叶半夏、地蚕等。半夏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其毒性较大,需炮制后才能入药,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姜制半夏、法半夏等。在七陈汤中,半夏主要用于化痰降逆,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三、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别名有茯灵、松腴、茯苓皮、云苓、松根等。“茯苓皮”指的是茯苓的外皮,功效与茯苓略有不同。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在七陈汤中,茯苓主要用于利水渗湿,配合其他药材共同改善心胸胀满等症状。

四、枳实


枳实,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毛酸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别名有枳壳、臭橘、枸橘等。枳实味苦、酸,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破气消积、化痰散结的功效。需注意的是,枳实有破气作用,孕妇慎用。在七陈汤中,枳实主要起到行气消积的作用,有助于缓解胸部胀满不适。

五、厚朴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或凹叶厚朴的干燥树皮。别名有重朴、川朴、烈朴等。“川朴”指的是产自四川的厚朴,品质较好。“烈朴”则指的是其药性较强。厚朴味辛、苦,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行气散结的功效。在七陈汤中,厚朴主要用于行气化痰,配合其他药材共同缓解胸痹心痛。

六、生姜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别名有生姜、鲜姜、姜黄等。“姜黄”指的是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根茎,与生姜并非同一种药材。生姜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温中止呕、散寒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在七陈汤中,生姜主要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缓和方中其他药材的寒凉之性。

七、大枣


大枣,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别名有红枣、枣子、干枣等。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在七陈汤中,大枣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的作用。

综上所述,七陈汤中每味药材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别名,理解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药材的来源、品质以及药性。在使用七陈汤或相关中成药时,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服用,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七陈汤及其组方药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25-05-16


上一篇:天星中药:名称、别名及药用价值全解

下一篇:小蓟:你不知道的那些名字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