婵砂别名及药用价值详解169


婵砂,一个听起来宛如诗歌般美好的名字,却指代着一种在中医药领域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的矿物药——雄黄。 许多人可能对“雄黄”更为熟悉,但“婵砂”作为它的别名,却鲜为人知。本文将深入探讨婵砂的诸多别名,并结合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揭开这味中药的神秘面纱。

婵砂,并非单独指一种矿物,而是指含有硫化砷的矿物,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2S2)。因其颜色鲜艳,常呈橙黄色或橘红色,故而拥有众多与颜色相关的别名。这些别名因地域差异、历史演变而有所不同,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婵砂的主要别名及其含义:

除了“婵砂”这一别名外,雄黄在古代典籍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称呼,例如:
雄黄:这是婵砂最常用的名称,也是其正名。 “雄”字体现了其阳刚之气, “黄”字则描述了其颜色。这个名称流传最广,几乎所有中医药典籍都使用此名。
鸡冠石:因其结晶形态酷似鸡冠,故而得名。此名形象生动,易于记忆,在民间也较为常用。
石黄:强调了其矿物属性,简洁明了,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物质属性的直接认知。
黄金:因其颜色金黄,故被赋予了“黄金”之名。但这容易与真正的黄金混淆,使用时需注意区分。
黄石:与“石黄”类似,也是对颜色和物质属性的直接描述。
辰砂:虽然与朱砂(HgS)仅一字之差,但两者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可能因颜色相似,在某些地方曾出现混淆。需注意区分,避免误用。
绛砂:绛指深红色,此名可能指某些颜色较深的雄黄品种。
殷红:同样描述雄黄的红色调,强调其鲜艳程度。
密陀僧:这是雄黄的一种提炼或加工品,并非直接指矿物本身。密陀僧通常指雄黄经过升炼后得到的制品,药性有所不同。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常见的别名,实际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及不同文献记载,婵砂的别名可能更多。这些别名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医药文化的内涵,也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物质的深入观察和独特理解。

婵砂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

婵砂,作为一种具有毒性的中药,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解毒、杀虫、燥湿等功效。需强调的是,雄黄有毒性,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或外用。

在古代,婵砂常被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瘟疫:古代医学认为雄黄具有解毒杀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瘟疫等传染性疾病。但现代医学已不推荐使用雄黄来治疗传染病。
皮肤病:外用雄黄可以治疗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疥疮等,但需注意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刺激皮肤。现代医学已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蛇虫咬伤:民间常使用雄黄酒来治疗蛇虫咬伤,但其有效性缺乏科学依据,且存在一定的毒性风险,需谨慎使用。
其他:古代还曾用雄黄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等,但其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

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对雄黄的药理作用和毒性机制研究较少,且其毒性较大,砷中毒的风险较高。因此,不建议自行使用雄黄。 目前,雄黄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大大减少,更多的是被用于一些传统的外用制剂中,且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方法,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替代雄黄治疗相关疾病。

总结:婵砂,即雄黄,拥有众多别名,这些别名反映了古代人民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虽然它在古代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其毒性,现代医学已尽量减少其临床应用。 我们应该理性看待传统中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切勿自行尝试,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2025-05-18


上一篇:川中药材别名大全及辨识技巧

下一篇:伏龙肝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