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夕(茜草)的别名及药用价值详解292
欠夕,并非一个独立的中药名,它其实是茜草(学名:Rubia cordifolia L.)的一个别名。茜草,古称地血、血见愁,因其根茎呈红色,故得名。 “欠夕”这一别名则相对少见,多见于一些地方性药典或民间流传,并非主流称呼。本文将深入探讨茜草(欠夕)的各种别名,以及其在中医药中的药用价值、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种古老而重要的药材。
茜草的别名众多,除了“欠夕”之外,还有地血、血见愁、红丝线、茜根、风车草、活血丹等等。这些名称的来源各有不同,有的源于其形态特征,有的源于其药理作用,有的则源于民间传说。例如,“地血”形容其根茎颜色如同凝固的血,鲜艳而醒目;“血见愁”则体现了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缓解经痛等症状;“红丝线”则形象地描绘了其根茎细长、颜色鲜红的特点;“活血丹”则突出了其活血功效。这些别名的存在,也从侧面反映了茜草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
茜草入药,主要以根及根茎入药。其性味苦、寒,归肝、心经。中医认为,茜草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其主要的药理作用包括:
活血化瘀:茜草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从而有效缓解瘀血导致的各种症状,如痛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凉血止血:茜草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并具有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如吐血、便血、崩漏等。
利尿消肿:茜草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茜草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血、崩漏等。
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骨折等。
出血症:吐血、便血、尿血、鼻出血等。
水肿: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
茜草的用法用量因具体病情而异,通常为煎汤内服,每次用量为9-15克,也可根据医嘱调整。此外,茜草还可以用于外敷,治疗外伤出血、肿痛等。需要注意的是,茜草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忌用。 在使用茜草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药师,以确定合适的用量和用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同地区的茜草品种略有差异,其药效也可能存在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的药材至关重要,以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一些不法商家可能以次充好,或混杂其他药材,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药店或药材供应商。
总结来说,“欠夕”作为茜草的一个别名,反映了其在民间医药中的应用。茜草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药材,其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任何药物都应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茜草(欠夕)的药用价值,正确使用这种珍贵的药材。
最后,再次强调,本文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疗意见。 如有任何疾病,请及时就医,遵从医嘱进行治疗。
2025-05-20

刺类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5379.html

吃祛湿中药腹泻怎么办?详解祛湿药与肠胃反应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5378.html

中药药物作用原理:从君臣佐使到现代药理学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5377.html

杞果的别名及药用价值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5376.html

草头:功效与作用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5375.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