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决中药别名大全及功效详解109
血决,并非单指一种中药,而是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的统称。中医理论认为,气血运行通畅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血瘀则会阻碍气血运行,导致多种疾病。因此,活血化瘀的中药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许多活血化瘀的中药都拥有多个别名,这些别名往往源于其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功效特点或民间传说,增加了辨识和应用的复杂性。本文将对一些常见具有“血决”功效的中药及其别名进行详细介绍,并阐述其功效与应用。
一、丹参
丹参,别名赤参、紫丹参、红根、山丹参、血参等。其根及根茎入药,味苦、微辛,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凉血消肿之功效。丹参的“血参”之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其活血化瘀的显著功效。其别名中“赤参”、“紫丹参”则描述了其根部的颜色特征。“山丹参”则暗示了其生长环境。
二、红花
红花,别名草红花、刺红花、红蓝花、金丝花等。其干燥花冠入药,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红花的别名“草红花”和“刺红花”分别指明了它的植物属性和形态特征。“红蓝花”则可能与花朵颜色以及古代染色工艺有关。“金丝花”则描绘了花蕊的细长金黄。
三、川芎
川芎,别名芎藭、天芎、山漆、川芎头等。其根茎入药,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川芎的“芎藭”是其古名,“天芎”则可能与生长环境或药效有关。“山漆”可能与川芎外形或药性相近的另一种植物有关,而“川芎头”则指明了入药部位。
四、桃仁
桃仁,别名桃核仁、苦桃仁、桃花仁等。其干燥成熟种子入药,味苦、甘,性平。归心、肺、大肠经。具有活血行瘀,润肠通便之功效。“桃核仁”是其常见别名,直指其来源。“苦桃仁”则体现了其苦味特征,而“桃花仁”则与桃花相联系,但需注意区分,只有成熟种仁入药。
五、益母草
益母草,别名茺蔚、坤草、九重楼、云母草、森森草等。其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之功效。益母草的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广泛的应用和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称呼。“茺蔚”是其古名,“坤草”则与女性健康联系紧密,体现其调经功效。“九重楼”可能与植物形态有关,“云母草”和“森森草”则可能来源于民间俗称。
六、鸡血藤
鸡血藤,别名血藤、大血藤、紫藤等。其藤茎入药,味甘、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之功效。鸡血藤的名称来源于其断面颜色像鸡血一样,鲜红。“血藤”、“大血藤”也与其颜色特征有关,而“紫藤”则可能是因为某些种类鸡血藤藤茎颜色偏紫。
七、当归
当归,别名秦归、西当归、干归、金丝草、云归等。其根入药,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当归的别名“秦归”和“西当归”指明了其产地,“干归”则指其干燥后的形态。“金丝草”和“云归”则可能与外观或传说有关,体现了人们对它的美好想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部分具有“血决”功效的中药及其别名。不同地区、不同医家对同一中药的称呼可能存在差异。在使用这些中药时,应仔细辨认,并咨询专业医师,切勿自行用药。
此外,中药的功效与药性并非绝对,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切勿盲目相信偏方或民间说法,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旨在普及中药知识,并非医疗建议。如有疾病,请及时就医。
2025-05-20
下一篇:杜衡中药别名大全及辨识详解

中药皂角的别名及药用价值全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6413.html

世面常见中药材的别名大全及辨识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6412.html

吃完祛湿中药心口发凉?小心这些问题!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6411.html

竹木类中药材的功效与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6410.html

淡黄中药材的功效与作用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6409.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