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留行的中药别名139


王不留行,又名益母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它分布广泛,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等地。下面就来介绍王不留行的中药别名及其相关知识。

一、王不留行的别名

王不留行在中药界有诸多别名,主要有:
* 益母草:因其有活血调经之效,故名益母草。
* 土益母:因其功效与益母草相似,但产量较低,故名土益母。
* 地不容:因其生长茂盛,不易清除,故名地不容。
* 长命草:因其药用价值高,故名长命草。
* 金不换:因其稀少珍贵,价值连城,故名金不换。
* 打百结:因其果实上有许多突起的硬刺,酷似打结的绳索,故名打百结。
* 鬼见愁:因其药性猛烈,毒性较大,故民间传闻鬼见了也要绕道,故名鬼见愁。
* 哭子草:因其种子有毒,误食会引发中毒,表现为哭闹不止,故名哭子草。
* 地胆草:因其味苦,性凉,主治胆热,故名地胆草。
* 败酱草:因其果实成熟时呈黑紫色,酷似败酱,故名败酱草。
* 石莲花:因其叶子形似莲花,生长在岩石缝隙中,故名石莲花。
* 珍珠草:因其种子圆润有光泽,酷似珍珠,故名珍珠草。
* 鸡爪草:因其叶片分裂,形似鸡爪,故名鸡爪草。
* 铁扫帚:因其果实上有许多尖刺,刺人疼痛,酷似铁扫帚,故名铁扫帚。
* 筋骨草:因其有活血通络,舒筋活血之效,故名筋骨草。

二、王不留行的分布与生境

王不留行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等省份。主要生于田野、路旁、山坡、荒地、林缘等潮湿肥沃的地方。

三、王不留行的采收与炮制

王不留行的采收时间一般在秋末冬初,此时果实成熟。采收时连根拔起,除去泥土,晒干或低温干燥。

王不留行的炮制方法有生用、炒用、醋炒等。生用药性平和,炒用可增强活血化瘀之效,醋炒可增强止血功效。

四、王不留行的功效与应用

王不留行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利尿通淋、消肿散结、祛风除湿等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
*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血、恶露不尽等。
* 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肾结石等。
* 风湿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腰酸背痛等。
* 其他疾病: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疮疡肿毒等。

五、王不留行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王不留行虽有诸多功效,但也有以下禁忌与注意事项:
* 孕妇慎用:王不留行活血化瘀,有堕胎之虞,孕妇应禁用。
* 月经量过多者慎用:王不留行有活血之效,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 脾胃虚寒者慎用:王不留行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 大出血者慎用:王不留行活血化瘀,大出血者慎用。
* 儿童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六、王不留行的药用价值

王不留行是一种药用价值丰富的中药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王不留行含有益母草皂苷、益母草鞣质、挥发油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抗炎镇痛、抗菌消炎、利尿通淋、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王不留行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着,特别是对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风湿痹症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王不留行还可用于制作保健品、化妆品等。

结语

王不留行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功效,在妇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风湿痹症等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王不留行也有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咨询医师。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王不留行的药用价值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

2024-12-09


上一篇:中药天虫的别名:认识全方位药用价值

下一篇:中药枝香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