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片常用中药别名及功效详解366
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瘙痒难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药治疗癣,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许多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癣片的制作,并拥有各自的别名,这些别名往往源于药材的形态、生长环境、功效等方面,增加了辨识和记忆的难度。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癣片中药材及其别名,并阐述其功效,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苦参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其别名众多,如:苦参根、苦骨、川参、野槐、山槐根等。“苦”字点明其味,而“参”字则因其根茎肥大如人参而得名。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的功效,是治疗湿疹、皮肤瘙痒、顽固性癣等皮肤病的常用药材。其苦寒之性,能有效抑制真菌的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
二、蛇床子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众多,例如:蛇床实、野胡萝卜子、虺蛇床子等。其名称“蛇床子”与其生长环境有关,常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古人认为其形状如蛇盘踞,故名。蛇床子味辛、性温,具有温肾壮阳、燥湿杀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疹、阴痒、疥疮、癣等疾病。其温燥之性,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三、地肤子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果实。别名亦多,如:地肤实、落帚、扫帚菜子等。其“扫帚菜”之名源于其茎叶可制成扫帚。地肤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癣症,尤其对湿疹、皮肤瘙痒效果显著。其寒凉之性,可有效缓解炎症,消除瘙痒。
四、白鲜皮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别名有:白鲜、白藓皮、山黄连、药芹等。因其根皮色白,故名“白鲜皮”。白鲜皮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止痒的功效。其药性平和,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包括湿疹、带状疱疹、体癣、股癣等。 尤其对热毒蕴结引起的皮肤病效果较好。
五、紫草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干燥根。别名:紫草根、茈草、紫丹、地血等。因其根部呈紫红色而得名。紫草味苦、性寒,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其在癣片中常用于治疗湿疹、皮肤溃疡等,具有良好的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紫草的使用需谨慎,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六、黄柏
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别名:黄檗皮、元柏、檗木等。“黄柏”指其树皮颜色为黄色。黄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它在癣片中主要用于治疗湿热蕴结、热毒疮疡等皮肤病,对于一些湿疹、顽固性癣菌感染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黄柏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七、其他常用中药材
除了以上几种,还有许多中药材常用于癣片的制作,例如:苦楝皮(别名:苦楝根皮、楝树皮)、鸡血藤(别名:血藤、大血藤)、川椒(别名:川蜀椒、椒)、防风(别名:铜芸、百枝)。这些中药材也各有其独特的功效,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结语
癣片中药材的别名繁多,增加了学习和使用的难度。了解这些中药材的别名及功效,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癣片至关重要。 本文仅列举部分常用中药材,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或产生不良反应。 此外,中医治疗需注重辨证论治,不同类型的癣,其治疗方法和用药也应有所不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癣片中药材,提高对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认知。
2025-05-21
下一篇:巴戟天:图片鉴别与多种别名详解

亥参的药用价值与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5898.html

中药别名大揭秘:那些你不知道的药材“主人”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5897.html

脾胃祛湿的中药调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5896.html

中药并非百草良方:深度解读中药的潜在负作用及应对策略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5895.html

中药材图鉴:快速识别与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5894.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