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皮的功效与作用及中药别名大全334
椿皮,作为一味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 然而,许多人对它的认识仅限于“椿皮”这个名称,对其丰富的别名以及更深入的药理作用知之甚少。 本文将详细介绍椿皮的各种别名,并对其药性、功效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概述,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味中药材。
椿皮,主要来源于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 (A. Juss.) Roem. 的树皮。 香椿,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食用其嫩芽,但药用则主要取其树皮。 正是由于其来源植物的广泛分布和人们对它的不同称呼,导致椿皮拥有了众多别名。 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习惯,也体现了人们对椿皮不同属性的认知。
椿皮的中药别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根据植物名称或形态特征命名的别名:
椿根皮: 直观地指明药材取自椿树的根部树皮。
香椿皮: 强调了其来源植物为香椿,与臭椿区分开来。臭椿的树皮虽然也可入药,但药性与香椿皮有所不同,切不可混淆。
椿白皮: 指椿树的白色树皮,可能特指某种特定品种或剥取树皮的特定时间段。
春根皮: 与椿根皮意思相近,可能因方言差异或文字误写而出现。
2. 根据药材性味或功效命名的别名:
苦楝皮(需注意区分): 虽然两者都具有苦味,但苦楝皮来源于苦楝树,与香椿皮并非同一种药材,功效也存在差异。 使用时务必注意区分,避免误用。
杀虫皮: 这反映了椿皮驱杀肠道寄生虫的功效,是其主要药用价值之一。
白椿皮: 可能指其干燥后的颜色或某种特定炮制方法后的颜色,也可能与药性或功效相关。
3. 根据地域方言命名的别名:
由于各地语言习惯的不同,椿皮还可能存在一些地方性的别名,这些名称往往不为广泛所知,只在特定地区流传。 例如,某些地方可能将椿皮称为“X树皮”或“Y皮”,其中X和Y代表当地方言中的椿树名称。 由于缺乏系统整理,这些地方性别名难以完整列举。
4. 古籍记载中的别名:
在一些古代中医药典籍中,椿皮可能还有一些较为古老或少见的别名,这些名称由于时代久远和文字演变的原因,可能难以理解或已经失传。 需要结合当时的文献语境进行分析。
椿皮的功效与作用:
椿皮味苦,性寒,归肝、脾、胃经。 其主要功效为:
驱虫: 这是椿皮最主要的功效,尤其对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有较好的驱杀作用。
清热燥湿: 适用于湿热内蕴所致的各种疾病,如泄泻、痢疾等。
止痒杀菌: 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等皮肤病。
抗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椿皮具有抗炎作用。
椿皮的临床应用:
椿皮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蛔虫病、蛲虫病、肠炎、痢疾、湿疹、皮肤瘙痒等。 其使用方法包括煎汤内服或外洗。 需要注意的是,椿皮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 具体用量和使用方法应遵循医嘱。
总结:
椿皮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其功效显著,但由于其丰富的别名和复杂的药性,使用时需要谨慎。 本文列举了椿皮的部分别名,并对其功效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味中药材。 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咨询专业医师,避免因误用或滥用而造成不良后果。 同时,也希望更多人关注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医药的宝贵经验。
2025-05-24
下一篇:汤剂常用中药别名大全及辨识

清热泻火:详解常用祛火中药及其功效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349.html

樟丹:功效、作用与现代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7348.html

结石中药: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7347.html

牡蛎功效与中药配伍:详解牡蛎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346.html

中药黄金茬的功效与作用全解析:药用价值、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345.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