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天竺黄的别名:从传统到现代178
天竺黄,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且有着丰富的别名,这些别名反映了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
一、传统别名
1. 姜黄:天竺黄最常见的别名之一,因其外形和气味与姜相似而得名。
2. 余姜:同样源于其与姜的相似性,余姜之名意为天竺黄是姜的余脉。
3. 郁金:郁金一名最早见于唐代,因其根茎呈黄色且有浓郁香味而得名。
4. 香附:因天竺黄具有芳香的气味,故有香附之称。
5. 金黄:顾名思义,金黄之名源于天竺黄的黄色根茎。
二、药典别名
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天竺黄的别名有:
6. 血余:意为天竺黄能止血,有余血不止之意。
7. 紫金藤:因天竺黄根茎断面呈紫红色,形似藤条而得名。
三、地方别名
在不同的地域,天竺黄还有着不同的地方别名:
8. 黄姜(广东)
9. 黄精(广西)
10. 黄药(四川)
11. 姜黄草(台湾)
四、古籍别名
在古代药学典籍中,天竺黄还有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别名:
12. 姜黄精:出自《本草纲目》,意指天竺黄是姜黄的精华部分。
13. 鹤顶黄:出自《雷公炮炙论》,因天竺黄根茎顶端呈黄色,形似鹤顶而得名。
14. 鸠芋:出自《滇南本草》,因天竺黄根茎横生,形似鸠芋而得名。
15. 脾黄:出自《本草拾遗》,意指天竺黄能补脾益气。
五、现代别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天竺黄的药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认识,出现了新的别名:
16. 姜黄素:天竺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17. 姜黄酚:天竺黄中另一种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天竺黄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众多的别名不仅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更体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中药文化。这些别名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也为天竺黄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背景和理论依据。
2024-12-10
上一篇:过江龙的别名与功效
下一篇:中药九龙根的别名及药用价值

芷阙的功效与作用:详解这种独特的中药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22.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材大全:功效、配伍及使用注意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21.html

焦艾: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020.html

孕期祛湿:中药成分茶饮的谨慎选择与安全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19.html

中药功效大全:详解常用中药材的药性与用途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18.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