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壳药用价值及别名详解29
柏壳,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都十分丰富。本文将深入探讨柏壳的别名、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中药材。
一、柏壳的别名
柏壳并非一个单一的名称,它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医籍中拥有许多别名,这与各地植物资源的差异以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有关。常见的柏壳别名包括:柏树皮、侧柏皮、柏皮、香柏皮、扁柏皮、桧皮等等。这些别名虽然略有差异,但大多指代同一种或同类具有药用价值的柏树树皮。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同种类的柏树,其树皮的药效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有些种类并不具备药用价值,因此在使用时务必谨慎,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例如,“侧柏皮”特指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 Franco)的树皮,药效与其他柏树树皮有所不同。而“香柏皮”则通常指香柏(Cedrus spp.)的树皮,但香柏并非所有种类都入药,需要仔细甄别。 “桧皮”则指的是桧树的树皮,桧树种类繁多,药用价值也因种类而异。 因此,虽然这些名称都与柏壳相关,但并非完全等同,使用时需注意区分,避免混淆。
二、柏壳的来源及鉴别
药用柏壳主要来源于柏科植物,其中以侧柏最为常见。侧柏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成条状剥落。 采收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剥取树皮,除去粗皮,晒干即可入药。 正品柏壳呈卷筒状或不规则片状,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纵裂纹;内表面较光滑,淡棕色或棕褐色;质地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微苦涩。 鉴别柏壳时,需注意观察其颜色、形状、质地、气味以及是否有杂质等,避免误用其他树皮。
三、柏壳的性味归经
柏壳味苦、涩,性寒。归肝、肾、大肠经。 “苦”味具有清泄的作用,“涩”味则具有收敛的作用,“寒”性则具有清热的作用。 归经则说明其药性主要作用于肝、肾、大肠等脏腑。 这种性味归经特点决定了柏壳的药理作用。
四、柏壳的功效主治
柏壳具有多种功效,主要包括:凉血止血、祛风燥湿、收敛止泻等。 具体而言,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
出血症: 柏壳具有良好的凉血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如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
风湿痹痛: 柏壳可以祛风燥湿,缓解风湿痹痛。
肠炎腹泻: 柏壳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肠炎腹泻。
带下病: 部分医籍记载柏壳可用于治疗女性的带下病。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功效并非柏壳的全部功效,其具体疗效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其他用药情况而定。
五、柏壳的临床应用
柏壳常被用于多种中药方剂中,例如,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症,常与生地黄、侧柏叶等凉血止血药配伍;治疗风湿痹痛,常与羌活、独活等祛风湿药配伍;治疗肠炎腹泻,常与白术、黄连等健脾止泻药配伍。 但柏壳的用量需根据病情而定,切勿自行加大剂量。
六、结语
柏壳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不容忽视。 然而,由于不同种类柏树树皮的药效存在差异,且柏壳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因此在使用柏壳时,务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本文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如有任何疾病,请及时就医。
2025-05-25
下一篇:中药矾石:名称溯源及功效辨析

中药熏蒸疗法对痔疮的功效与作用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8167.html

放风藤的药用功效与现代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8166.html

白敬:中药名考辨及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8165.html

荆芥:功效强大的中药材及其众多别名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78164.html

探秘中药功效:权威官网查询与辨识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78163.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