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芪的别名:补气养血,滋阴润肺36
北芪,又称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的根。它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补气健脾、益气生津、利尿消肿、托疮生肌的功效。北芪的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历史悠久。
一、北芪的别名及其含义
1. 黄蓍:北芪又称黄蓍,以其根皮呈黄色而得名。
2. 芪:芪为黄芪的简称,常用于中药方剂中。
3. 补气王:北芪有补气的功效,被誉为“补气王”。
4. 脾家参:北芪能补气健脾,故有“脾家参”之称。
5. 气血双补药:北芪既补气又养血,故称“气血双补药”。
6. 津液之源:北芪能益气生津,滋润身体,故称“津液之源”。
7. 元气药:北芪能补益元气,故称“元气药”。
8. 阳虚要药:北芪适用于阳虚证,故称“阳虚要药”。
9. 疮疡之友:北芪能托疮生肌,故称“疮疡之友”。
10. 肺疾良药:北芪能滋阴润肺,故称“肺疾良药”。
二、北芪的药用价值
北芪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主要包括:
1. 补气健脾:北芪能补益气血,健脾胃,适用于气虚乏力、脾胃虚弱等症。
2. 益气生津:北芪能益气生津,润泽肌肤,适用于口干舌燥、津液不足等症。
3. 利尿消肿:北芪能利尿消肿,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4. 托疮生肌:北芪能托疮生肌,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伤口不愈合等症。
5. 增强免疫力:北芪能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感冒等疾病。
三、北芪的食用方法
北芪可以多种方式食用,常见的方法有:
1. 煎服:将北芪洗净,切片或打碎,放入锅中加水煎服。可单独煎服,也可与其他中药配伍。
2. 泡茶:将北芪切片,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可加入蜂蜜或枸杞等调味。
3. 煮粥:将北芪洗净,切片或打碎,放入锅中与大米或小米煮粥。可加入红枣、百合等调味。
4. 煲汤:将北芪洗净,与其他食材(如鸡肉、瘦肉、骨头等)放入锅中煲汤。可加入黄芪、当归等其他中药材调味。
四、北芪的禁忌
北芪虽为补药,但也有禁忌,主要包括:
1. 感冒发热者忌服:北芪温热,感冒发热者服后易加重症状。
2. 阴虚火旺者忌服:北芪补气助阳,阴虚火旺者服后易加重阴虚症状。
3. 气滞者忌服:北芪有补气作用,气滞者服后易加重胸闷气短等症状。
4. 久病虚弱者慎服:久病虚弱者脾胃虚弱,北芪补气健脾作用较缓,效果不佳。
5. 服用其他药物时慎服:北芪可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服用前应咨询医师。
2024-11-29
下一篇:中药金锁匙的别名及其相关知识

月草的别名大全及药用价值深度解读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285.html

竹蝗的药用价值及中药别名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284.html

黄英:揭秘常用中药的多种别名及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283.html

祛湿中药: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282.html

牛虻虫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60281.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