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叶:柑橘果实的宝贵叶子27


橘叶,顾名思义,是橘子树的叶子。这种不起眼的叶子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在中药典籍中,橘叶有着诸多别名,反映了其用途和特点。

橘叶的别名
青皮:橘叶采摘后晒干即成青皮,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陈皮:青皮存放三年以上,其药效更加醇厚,称为陈皮。陈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
大腹皮:大个橘子所产的橘叶晒干后称为大腹皮,药性与青皮陈皮类似。
广陈皮:广东新会地区产的橘叶晒干称为广陈皮,尤以秋末冬初所采的品质最佳。
化痰叶:橘叶具有显著的化痰止咳功效,故又称化痰叶。
橘红:部分橘叶在加工过程中内部会产生一层红色物质,称为橘红。橘红具有理气宽胸、止咳平喘的功效。
橙叶:与橘子同属芸香科的橙树所产的叶子称为橙叶,药用功效与橘叶类似。
佛手叶:佛手果的叶子称为佛手叶,具有理气消胀、止咳化痰的功效。
香橼叶:香橼果的叶子称为香橼叶,具有理气化痰、辟秽除浊的功效。
柚子叶:柚子树的叶子称为柚子叶,具有理气化滞、消食健胃的功效。
柑叶:与橘子同属芸香科的柑树所产的叶子称为柑叶,药用功效与橘叶相似。
橙子叶:与橘子同属芸香科的橙树所产的叶子称为橙子叶,药用功效与橘叶類似。
果皮叶:橘叶采摘后不经加工,直接晒干称为果皮叶。
柑桔叶:芸香科橘属植物的叶子通称为柑桔叶,具有相似的药用功效。
木香叶:橘叶因其疏肝理气的作用,亦有木香叶之称。

橘叶的药用功效

橘叶的主要药用功效包括:
疏肝理气:橘叶性温味苦,入肝经,具有疏肝理气、调理气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健脾和胃:橘叶苦能健脾,温能和胃,具有健脾和胃、增进食欲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
止咳化痰:橘叶具有化痰止咳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痰多气喘等症状。
理气宽胸:橘叶能开郁理气,宽胸化痰,常用于治疗胸闷气短、咳嗽喘息等症状。
辟秽除浊:橘叶气味芳香,具有辟秽除浊、净化空气的功效,可用于室内熏香、驱虫杀菌。

橘叶的用法用量

橘叶可煎服、泡茶、入药膳等,具体用法用量如下:
煎服:取橘叶10-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泡茶:取橘叶3-5克,沸水冲泡,代茶饮,可清热化痰、理气健脾。
入药膳:橘叶可入汤、粥、菜肴中,既调味又保健,如橘叶瘦肉汤、橘叶粥、橘叶炒虾仁等。

橘叶的注意事项

使用橘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气虚无火者慎服橘叶,以免损耗正气。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橘叶,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橘叶性温,热性体质者不宜多服,以免加重内热。
橘叶与半夏、贝母等化痰止咳药同服,效果更佳。
橘叶不宜与温补性中药同服,以免抵消其药效。

综上所述,橘叶不仅是柑橘果实的叶子,更是中药宝库中的珍贵药材。其药用功效广泛,既可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又可止咳化痰、理气宽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煎服、泡茶或入药膳等方式,充分利用橘叶的药用价值,呵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2024-11-30


上一篇:中药白英的别名

下一篇:中药七里香别名,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