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肤毛”:名称、来源及功效全解析134


在浩瀚的中医药典中,存在许多名称别致、来源独特的药材。其中,“肤毛”便是这样一种容易让人误解,却又蕴藏着丰富药用价值的药材。它并非指动物的皮肤或毛发,而是一类植物的特殊部位,因其形态特征而得名。本文将深入探讨“肤毛”这一中药材的各种别名、植物来源、功效与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特殊的药材。

一、 “肤毛”的别名及来源

“肤毛”并非一个单一植物的名称,而是泛指几种植物的特定部位,因此拥有许多别名。这使得在查找资料或辨认药材时容易产生混淆。常见的别名包括但不限于:地肤子、地肤实、地肤草子、扫帚菜子、铁扫帚子等等。这些别名往往与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或用途有关。

这些别名的来源植物主要为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成熟种子。地肤,藜科地肤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大,枝条细长,叶片细小,秋季成熟时,植株呈扫帚状,故又名“扫帚草”。其果实为胞果,成熟后包藏着黑色的种子,正是药用部分“肤毛”的来源。部分文献中也提及其他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可能被误称为“肤毛”,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其来源的准确性,最好根据药典或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辨别。

二、 “肤毛”的性味归经及功效

地肤子(肤毛)味苦、辛,性寒。归膀胱经、肾经。其主要功效为利水消肿、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中医认为,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例如:

* 水肿: 地肤子具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如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其利水作用较缓和,多与其他利水药配合使用。

* 湿热带下: 地肤子能清热利湿,对于女性因湿热蕴结导致的白带异常、带下量多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常与其他清热利湿药配合使用。

* 皮肤病: 地肤子具有杀虫止痒的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例如湿疹、皮肤瘙痒、疮疡等。外用时,常将其研磨成粉末,或制成煎剂外洗。

* 小便不利: 地肤子能通利小便,对于小便涩痛、排尿不畅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 “肤毛”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地肤子(肤毛)常被用于以下几种剂型:

* 汤剂: 地肤子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煎汤服用,治疗水肿、湿热带下等疾病。

* 丸剂、散剂: 地肤子可制成丸剂或散剂,方便服用和携带。

* 外用: 地肤子研磨成粉末,或制成煎剂外洗,治疗皮肤病,如湿疹、皮肤瘙痒等。

四、 “肤毛”的注意事项

虽然地肤子(肤毛)具有诸多药用价值,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事项:

* 辨别真伪: 市场上存在伪品或混淆品,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其外观性状和质量。

* 剂量: 地肤子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应遵医嘱或参考相关文献。

* 禁忌: 孕妇、脾胃虚寒者慎用或禁用。如有其他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五、结语

“肤毛”这一名称下,隐藏着多种植物的药用部分,其中地肤子的药用价值最为显著。了解其别名、来源、功效以及注意事项,有助于更安全有效地利用这一中药材。但需强调的是,中药的使用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或产生不良后果。 本文仅供参考,不能代替专业的医疗建议。

2025-07-06


下一篇:山慈菇:功效、种类及临床应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