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术:功效、别名及鉴别详解58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是中医临床常用的重要药物,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其药性平和,功能广泛,在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由于地域差异和不同时期药材的命名习惯,白术拥有众多别名,了解这些别名对于认识和辨识白术至关重要,也是学习中药的重要一环。本文将详细介绍白术的各种别名,并结合其功效和鉴别要点,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珍贵的中药材。

一、白术的常见别名:

白术的别名众多,地域性差异明显。部分别名反映了其形态特征,部分则与它的药用功效相关。 常见的别名包括但不限于:
于术:这个别名较为常用,可能与白术的生长环境和采收时间有关,古代文献中常有记载。
白术:这是白术最常用的名称,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其颜色特征。
冬术:“冬术”指在冬季采挖的白术,其药性更佳,一般认为药效更强,更能体现其“温补”的特性。
九香虫:虽然名字听起来与白术差异很大,但某些地区确实将特定品种的白术根茎称为九香虫,这可能与其特殊的香气有关,也可能与某些特殊炮制方法有关。
山蓟:这个名字体现了白术与蓟类植物的某种相似之处,可能指其外形或生长环境的相似性。
白芷:虽然白芷和白术都是常用的中药,但两者并非同一种植物,混淆使用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注意区分。一些地区可能因为方言或习惯原因误将两者混用,造成别名上的混乱。
苍术:与白术同科不同属,两者功效有相似之处,但药性有所差异。混淆使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需要仔细辨别。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性的别名可能仅在特定区域内使用,缺乏广泛的认知度。 在使用这些别名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地域和文献背景进行判断,以免造成误解。

二、白术的功效与主治:

白术的主要功效是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它对于脾胃虚弱、气虚乏力、水肿、泄泻、自汗盗汗、胎动不安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 具体来说,它可以:
健脾益胃:增强脾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利湿化痰:排除体内多余水分,缓解水肿、痰湿等症状。
止汗安胎:收敛止汗,安胎保胎。
抗肿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白术常被用于各种中医方剂中,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等。这些方剂发挥着协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疗相应的疾病。

三、白术的鉴别:

鉴别白术需要结合其形态特征、气味和产地等多方面信息。 正品白术块状肥厚,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瘤状突起和环节,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粉性,气香特异,味甘、微苦。 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存在一些伪品或劣质白术,需要仔细鉴别,避免误用。

四、总结:

白术作为一味常用中药,其功效显著,应用广泛。了解白术的各种别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这一珍贵的药材。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白术的功效、形态特征和产地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并注意与其他类似中药材进行区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同时,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中药,切勿自行用药。

2025-07-15


上一篇:乾干中药别名及功效详解

下一篇:焦杰中药:功效、别名及临床应用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