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红、陈皮、橘红傻傻分不清?中药橘皮类药材的别名、功效与选购全攻略160
*
您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走进药店或者菜市场,想买点陈皮泡茶,结果店员拿出好几种“橘皮”,有叫陈皮的,有叫桔红的,还有叫橘红的,甚至还有青皮?瞬间感觉脑袋“打结”,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叫法,还是完全不同的药材?别担心,作为您的中文知识博主,今天我就要带大家一起,把中药里的这个“柑橘家族”好好梳理一番,特别是围绕我们今天的核心词——“桔红”,为大家解开重重疑惑。
桔红究竟是何方神圣?——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桔红”。在现代中药概念中,“桔红”通常指的是橘子成熟时,剥下的橘皮中,去掉了最外层黄色或橙色部分(橘黄),只保留内部白色和少许橘红色部分,经过干燥处理而成的药材。简单来说,它是橘皮的“内衣”部分,是成熟橘皮内层的果皮。它不像陈皮那样强调“陈年”,也不像青皮那样采自未成熟果实。
从功效上看,桔红性温,味苦、辛。它主要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相较于陈皮,它的理气作用不如陈皮醇和持久,燥湿化痰的力量也略逊一筹,但胜在气味芬芳,药性平和。常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咳嗽痰多等症状。在一些复方中,桔红常作为配伍,以其特有的香气和理气作用,辅助其他药材发挥功效。
别名大起底:桔红、陈皮、橘红,傻傻分不清?
这是最容易让人困惑的部分!别急,我们一个个来梳理清楚。
1. 陈皮 (Chén Pí)——最广为人知的老大哥
“陈皮”顾名思义,是“陈年的橘皮”。它的定义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经陈化(通常放置3年以上)而得。 划重点:成熟果皮 + 干燥 + 陈化。陈皮并非指某一种橘子的皮,而是泛指多种橘子类的成熟果皮。其中,以“广陈皮”尤为出名,特别是产自广东新会的“新会陈皮”,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栽培品种和炮制工艺,药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极高。
核心特点:
药用部位: 整个成熟的橘子皮。
炮制要求: 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陈化,且年份越久药效越佳。
功效: 广泛用于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性温和,药力醇厚,入脾肺经。
气味: 带有独特的陈香,时间越久香味越沉郁。
与桔红的关系: 桔红是陈皮内部的一部分,但陈皮是包括了整个橘皮外层和内层,并且经过陈化的。你可以把桔红理解为陈皮“身体”里的一部分,但陈皮则是一个更完整的概念和更严格的炮制过程。
2. 橘红 (Jú Hóng,注意是“橘”而非“桔”)——来自“远亲”的化痰高手
这里的“橘红”,可就不是桔红的“异体字”那么简单了。此“橘红”并非彼“桔红”,它们来源于不同的植物。 严格意义上的中药“橘红”,指的是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其变种)的干燥外果皮。 它通常是半球形或不规则的片状,表面密布黄白色茸毛,具有强烈的清香气。最著名的产地是广东化州,因此又常被称为“化橘红”。
核心特点:
药用部位: 化州柚的干燥外果皮。
植物来源: 与陈皮、桔红的植物来源不同,非普通橘子。
功效: 主要功效是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其化痰止咳的效力非常突出,尤其适用于寒痰、湿痰引起的咳嗽、胸闷、咯痰不爽。
气味: 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与桔红(桔子内皮)的关系: 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药材,无论是植物来源、药用部位还是主要功效,都有显著区别。请务必分清!
3. 青皮 (Qīng Pí)——“小鲜肉”的破气力量
青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它在橘子还未成熟,果皮呈青绿色时采摘,因此得名“青皮”。
核心特点:
药用部位: 未成熟的青绿色橘子皮。
功效: 性苦、辛、温。主要功效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它的药力比陈皮更峻猛,具有更强的“破气”作用,能行气解郁,消食化积。常用于肝气郁滞、胸胁胀痛、乳房胀痛、疝气疼痛、食积不化等。
与桔红、陈皮的关系: 同样是橘子的皮,但采摘时间不同,药性也大相径庭。青皮重在“破气”,桔红、陈皮重在“理气”,青皮的药力更强,更适用于气滞血瘀的重症,但不可久服。
4. 橘络 (Jú Luò)——被忽视的“筋络”
橘络,就是我们剥橘子时,橘肉上附着的白色丝络。它也是一味中药!性味甘、苦、平,归肝、脾经。主要功效是通络化痰、理气止痛。常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胁作痛、疝气等,特别是对痰饮阻滞脉络所致的症状有一定疗效。很多时候,我们吃橘子会把橘络丢掉,殊不知它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
功效细说:它们各自的“拿手好戏”
了解了它们的不同身份,现在我们来看看它们各自在临床上有什么独特的“拿手好戏”。
桔红: 相对平和的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轻微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痰湿阻滞引起的咳嗽。它的香气也使其在药膳中颇受欢迎。
陈皮: 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的“中流砥柱”。尤其擅长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湿困、食滞,以及寒湿阻肺的咳嗽痰多。其药性温和,久服无碍,是药食同源的佳品。
化橘红(橘红): 强力化痰止咳的“急先锋”。对于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壅盛导致的顽固性咳嗽、痰多色白、胸闷气喘,效果尤为显著。
青皮: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铁腕”担当。当您感到肝气郁结、胸腹胀痛、消化不良积滞时,青皮能快速疏通气机,缓解症状。但因其药力较强,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橘络: 辅助通络化痰,对于一些久咳不愈、痰中带血或有络脉疼痛的患者有益。
智慧选购与日常应用:如何将它们融入生活?
了解了这么多,那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智慧地选择和使用它们呢?
选购技巧:
陈皮:
看年份: 颜色越深,陈化时间越长。年份越久,质地越硬,香味越醇厚。新会陈皮会有明显的“油室”,也就是皮上的小凹点。
闻香气: 好的陈皮带有独特的陈皮香,年份越久香气越浓郁、沉实,没有霉味或硫磺味。
品尝: 优质陈皮初入口微苦,随后回甘,口感醇厚。
化橘红:
看形态: 通常为不规则的片状或半球形,外表面密布细小的黄白色茸毛,内表面光滑。
闻香气: 具有浓郁的特异香气。
产地: 以广东化州产的“化橘红”为道地药材。
桔红:
看颜色: 呈橘红色或黄白色,有时带少量残存的橘黄色外皮。
闻气味: 具有橘皮的清香。
青皮:
看颜色: 表面呈青绿色或暗绿色,质地较硬。
闻气味: 有一股较为强烈的清香和苦味。
日常应用:
陈皮: 是药食同源的典范。可用于泡茶(陈皮普洱)、煲汤(陈皮排骨汤、广东老火汤)、煮粥、炖肉去腥增香,制作各种点心小吃(陈皮梅、陈皮糖)。
桔红: 可用于泡茶,或在烹饪一些肉类、甜品时加入,增加香气,理气健脾。药膳中也常与茯苓、薏苡仁等搭配,以助脾胃。
化橘红: 强力化痰,多用于泡茶(尤其是冬季感冒咳嗽期间),或与止咳化痰的中药配伍使用。
青皮: 因药力较峻,日常多作药用,或在医师指导下少量用于食疗,如与山楂、麦芽等搭配,消食化积。
橘络: 剥橘子时,尽量连着橘络一起吃,可以帮助缓解一些轻微的咳嗽和痰多。
总结与展望
看到这里,相信您对桔红、陈皮、橘红以及青皮、橘络这些中药材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它们虽然都与“橘子”有关,但在植物来源、药用部位、炮制工艺和核心功效上都各有千秋,绝不能混为一谈。了解这些细微的差别,不仅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选购和使用中药材,也能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到中医理论的严谨与智慧。
中药的世界浩瀚而精彩,每一种药材背后都蕴藏着大自然的馈赠和古人的智慧结晶。下次您再遇到这些“柑橘家族”的成员,就能自信满满地说出它们的“身份证”了!希望今天的分享能让您对中药又多了一份了解和喜爱。如果您对其他中药材的别名或功效感兴趣,欢迎随时留言,我会尽力为您解答!
2025-10-22

中医祛湿健脾:告别腹胀困扰,重拾轻盈体态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7493.html

古老香料兼中药:荜澄茄的图片鉴别、别名、功效与现代应用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7492.html

中药体外抑菌:揭秘传统植物对抗病菌的科学力量与未来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7491.html

探秘滋补中药:从补气血到养五脏,如何科学调理你的身体?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7490.html

甘草:不止调和诸药,它如何巧妙「祛湿化痰」?深入解析这味国民中药!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7489.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