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铃草:中医宝库中的芳香草药77
别名:
响铃草,又称天蛾草、天香草、响鼓草、耳环花。
科属:
响铃草科响铃草属。
形态特征:
响铃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60厘米。茎直立,茎枝具四棱,有紫褐色斑。叶对生,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全缘,叶面深绿色,有光泽,叶背灰绿色。花冠紫红色,钟状,长约2厘米,花期7-9月。果实为蒴果,椭圆形,长约5毫米,成熟时黑色。
分布:
响铃草原产于我国,分布于全国各地。喜生于向阳山坡、草地、田边和路旁。
药用历史:
响铃草自古以来就被用于中药。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将其列为上品,有活血通经、止痛消肿的功效。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肾经。
药理作用:
响铃草含有挥发油、皂苷、黄酮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止痛、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等药理作用。
功效与主治:
1. 活血化瘀: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2. 消肿止痛: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
3. 增强免疫力:响铃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抗氧化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其他功效:还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蛇虫咬伤等症。
用法用量:
煎服,10-15克;或研末,一次3-6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项:
1. 孕妇慎用。
2. 脾胃虚弱者不宜长期服用。
3. 服用响铃草时不宜同时服用温热性药物,以免加重热毒。
结语:
响铃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药,在民间广泛应用。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尤为突出。但需要注意,中药的使用需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2024-12-16
上一篇:中药川淑别名大全
下一篇:苣母中药别名大全及功效介绍

桂园妙用:详解中药桂圆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414.html

降香:功效、作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413.html

祛湿中药疗程多久才有效?服用时间及注意事项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7412.html

蔗糖的药用价值与现代研究:功效、作用及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77411.html

祛湿伤肾中药及辨证施治:深度解析与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77410.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