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根的别名:补气血、祛瘀血的中药260


羊蹄根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常用于传统中药中。它具有补气血、祛瘀血、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虚弱、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羊蹄根别名众多,反映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文化传承。

羊蹄根的别名
血余:因其能补气血,故有"血余"之名。
接骨丹:因其能接骨续筋,故称"接骨丹"。
补骨脂:因其能补益气血,强筋壮骨,故称"补骨脂"。
牛大力:因其根茎粗壮有力,有如牛蹄,故称"牛大力"。
破血丹:因其能祛瘀血,散结块,故称"破血丹"。
金不换:因其药用价值极高,故有"金不换"之美称。
土当归:因其功效与当归相似,生长在土中,故称"土当归"。
牛屎藤:因其藤茎附着于牛屎之上生长,故称"牛屎藤"。
三七根:因其与三七同科,根茎相似,故称"三七根"。
接骨草:因其能续接骨筋,故称"接骨草"。

羊蹄根的药用价值羊蹄根性温味苦,归脾、肝、肾经。具有以下药用价值:

补气血:羊蹄根含有丰富的铁元素,能补气血,治疗气血虚弱、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等症。
祛瘀血:羊蹄根能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治疗淤血阻滯、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
强筋壮骨:羊蹄根能补益气血,强健筋骨,治疗风湿骨痛、骨质疏松等症。
活络经脉:羊蹄根能通经活络,疏散风寒,治疗风湿痹痛、麻木不仁等症。
清热解毒:羊蹄根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症。

羊蹄根的用法用量羊蹄根一般用作煎剂,用量为10-30克。也可研末冲服,用量为3-6克。外用时,可将羊蹄根捣烂敷于患处。

羊蹄根的禁忌
孕妇忌服羊蹄根,以免活血化瘀,引起流产。
阴虚火旺者忌服羊蹄根,以免加重阴虚症状。
对羊蹄根过敏者忌服。

羊蹄根作为一味中药材,具有补气血、祛瘀血、强筋壮骨等功效。其别名的多样性反映了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使用羊蹄根时,应注意禁忌,并遵医嘱合理用药。

2024-11-30


上一篇:腹水草的中药别名

下一篇:中医妙药之冬葵子,别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