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的别名,你都了解吗?101


芒硝,又称为泻利硝、苦盐、芒消,别名多达数十个,可谓是中医药界中名副其实的“多面手”。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芒硝的药性特点,也体现了其在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应用历史。

芒硝的组成

芒硝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十水合物 (Na2SO410H2O),是一种无机盐,呈无色或白色结晶体,易溶于水。在自然界中,芒硝常以矿物形式存在,分布于盐湖、盐矿或地下卤水之中。

芒硝的药性

芒硝性味苦、寒,归大肠经、胃经。具有泻热通便、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肠腑积热、大便不通、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毒等症。

芒硝的别名

芒硝的别名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泻利硝:因其具有泻热通便之效,故名。
苦盐:味苦,性寒,故称苦盐。
芒消:芒硝味苦,性寒,能消散结块,故名。
苦寒汤:芒硝和黄连配伍煎服,称为苦寒汤,用于治疗热毒炽盛之证。
天水盐:产于甘肃天水,故名。
消炎宁注射液:芒硝与其他药物制成的注射液,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
十盐水:芒硝含十分子结晶水,故名。
元明粉:宋代医家张元素将其研成细粉,称为元明粉。
安石硝:唐代医家孙思邈将其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称为安石硝。
明硝:因其性寒清热,故名。
皂硝:因其与皂荚籽相似,故名。
硝石:因其味咸,性寒,故名。
青石:因其结晶呈青色,故名。

芒硝的使用注意事项

虽然芒硝药效显著,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不宜久服:芒硝性寒泻下,久服易伤脾胃。
脾胃虚弱、孕妇禁用:芒硝性寒泻下,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孕妇服用可致流产。
不宜与其他泻下药同服:芒硝与其他泻下药同服,易致腹泻脱水。
不宜外用:芒硝外用可致皮肤灼伤。

总之,芒硝是一味药性较强的中药,在治疗热结便秘、肠腑积热等症时具有显著疗效,但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相关注意事项。

2024-11-30


上一篇:中药建曲:偏方遗珠,别名繁多,功效不容小觑

下一篇:中药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