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果,驱虫健胃的良药249


前言

婆罗果,又称罗布麻子、野小麻,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和东南亚的草本植物,因其果实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闻名中外。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婆罗果具有驱虫、健胃、化痰的功效,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

别名

婆罗果的中药别名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罗布麻子:因其种子酷似麻子,产于罗布泊地区而得名。
野小麻:因其株形小巧,叶片似麻而得名。
破故纸:因其果实成熟后破裂,露出褐色种子而得名。
鬼督邮:因其叶片边缘有锯齿,形似鬼督邮的官服而得名。
扫帚花:因其花序似扫帚而得名。

功效与主治

婆罗果味苦、性寒,具有驱虫、健胃、化痰的功效,常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驱虫:婆罗果中含有的苦味健胃剂和挥发油具有驱虫杀虫作用,可驱除蛔虫、蛲虫等寄生虫。
健胃:婆罗果中的苦味健胃剂和挥发油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改善食欲,缓解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症状。
化痰:婆罗果中含有的挥发油具有祛痰止咳作用,可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配伍应用

婆罗果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以增强其疗效。常见的配伍如下:
驱虫:与苦楝子、榧子等驱虫药配伍,增强驱虫效果。
健胃:与陈皮、焦三仙等健胃药配伍,增强健胃功效。
化痰:与款冬花、白前等化痰药配伍,增强化痰止咳效果。

用法用量

婆罗果通常以煎服或研粉入丸的形式使用。煎服时,取5-10克婆罗果,加水煎服,每日1-2次;研粉入丸时,取婆罗果研成细粉,与辅料制成丸剂,每日服用2-3丸。

注意事项

婆罗果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结语

婆罗果是一种具有驱虫、健胃、化痰功效的中药,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其别名众多,功效显著,但需注意配伍禁忌和用量,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

2024-12-24


上一篇:中药泽下究竟是哪种植物?几种常见别名大揭秘

下一篇:笔下灵草:笔头草的中药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