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常山的五大别名333


常山(学名:Dichroa febrifuga Lour.)是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根茎入药,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水肿、淋巴结炎等病症。

中药常山的别名
山慈菇:因其块状根茎外形与慈菇相似,故名。
地不容:常山喜湿润阴凉的环境,与其他植物争夺养分时往往处于弱势,故有“地不容”之称。
金不换:常山药用价值极高,有“金不换”之美誉。
白术:因常山根茎外皮呈白色,质地坚实,与白术相似,故又称“白术”。
大叶翁仲:常山叶片较大,植株高大,状如翁仲,故得此名。

常山药用价值常山根茎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如倍半萜内酯、苷类、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 清热利湿:常山性寒味苦,入肝经,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水肿等症。
* 解毒消肿:常山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淋巴结炎、乳腺炎、痈肿疮毒等症。
* 抗炎镇痛:常山中倍半萜内酯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症。
* 抗菌消炎:常山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肠炎等症。

常山应用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用:常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脾胃虚弱。
* 孕妇禁用:常山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服用可能导致流产。
* 不宜与地黄同用:常山与地黄同用,可能产生毒副作用。

常山常见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取常山10-15克,水煎服,每日1-2次。
* 泡酒饮:取常山50克,泡入500毫升白酒中,密封浸泡7天后,取酒饮服,每日1-2次,每次10-15毫升。
* 外用:取常山根茎捣烂外敷,可治疗淋巴结炎、痈肿疮毒等症。

2024-11-28


上一篇:中药桑寄生别名及功效大揭秘

下一篇:中药别名大全,了解药材背后的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