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慈菇,别名你知道多少?78


慈菇,又名茨菰、箭舌薯、水箭、慈姑芋、白莲藕、九眼藕、九孔藕、蒭根、慈姑菜、菩荠子等,为睡莲科一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根茎可食用或入药,具有益脾开胃、生津消渴、清热凉血、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渴多饮、泄泻痢疾、痈肿疮毒等症。

慈菇的别名慈菇的别名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茨菰


"茨"通"刺",意为带有刺的植物。慈菇的茎秆上长有尖刺,因此得名茨菰。

2. 箭舌薯


慈菇的根茎呈椭圆形或卵形,状如箭镞,因此得名箭舌薯。

3. 水箭


慈菇生长在水中,其茎秆高耸挺拔,形似箭杆,故称水箭。

4. 慈姑芋


慈菇的根茎富含淀粉,可食用,类似于芋头,因此得名慈姑芋。

5. 白莲藕


慈菇的根茎肉质洁白,与莲藕相似,故称白莲藕。

6. 九眼藕


慈菇的根茎上分布着许多小孔,形似九个眼睛,因此得名九眼藕。

7. 九孔藕


同九眼藕,因根茎上有多个小孔而得名。

8. 蒭根


"蒭"通"藻",意为生长在水中的植物。慈菇根茎生长在水中,故称蒭根。

9. 慈姑菜


慈菇的嫩叶和嫩茎可食用,故称慈姑菜。

10. 菩荠子


相传慈菇是佛教圣物"菩荠"的结晶,故称菩荠子。

慈菇的食用方法慈菇的食用方法多样,常见的有:

1. 生食


慈菇可直接生食,清脆爽口,富含维生素C。

2. 炒食


慈菇可与其他蔬菜一起炒食,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3. 煮食


慈菇可煮汤或煮粥,具有清热生津、开胃消食的功效。

4. 炖食


慈菇可与肉类或其他食材一起炖煮,味道鲜美,营养滋补。

慈菇的药用价值慈菇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食材,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具有以下药用价值:

1. 益脾开胃


慈菇味甘性寒,入脾、胃经,具有健脾益胃、开胃消食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

2. 生津消渴


慈菇性寒,质润,具有生津止渴、清热凉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

3. 清热解毒


慈菇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痢疾泄泻等症。

4. 消食化积


慈菇含有丰富的消化酶,具有消食化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滞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慈菇的注意事项食用慈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生食要适量


慈菇性寒,生食过多易伤胃,应适量食用。

2. 脾胃虚寒者慎食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慈菇,以免加重腹泻。

3. 煮熟后再食用


慈菇中含有少量的毒素,煮熟后再食用可破坏毒素,安全无害。

2025-01-09


上一篇:猕猴桃中药别解:药食兼备的药材,别名众多,功效奇特

下一篇:中药材的别名:九大妙药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