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金铃子的别名:一探究竟365


金铃子:一味神奇的中药材

金铃子,又名灯笼果、金铃铛,是一种蔷薇科忍冬属的植物。其根茎为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中医药领域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

金铃子的别名大全

金铃子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药用价值,在各个地方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别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灯笼果:因其果实的形状酷似灯笼而得名,是金铃子最为常见的别称。
2. 金铃铛:果实形状如金铃铛,故而得名。
3. 金银花:金铃子与同属忍冬科的金银花药用价值相似,故常被称为金银花。
4. 六心果:果实中有六个心室,故名。
5. 五味子:果实具有酸、甜、苦、涩、咸五种味道,因此得名。
6. 连钱子:果实串联成一串,形如连钱,故名。
7. 九重楼:果实叠生,一层套一层,故名。
8. 七星连珠:果实呈圆形,串联在一起,形似七颗星辰连珠,故名。
9. 百鸟丹:果实鲜红,形似鸟丹,故名。
10. 地骨风:根茎入药,可治疗骨伤风,故名。

金铃子的药用价值

金铃子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清热解毒:金铃子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热毒引起的疾病。
2. 利尿消肿:金铃子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3. 活血化瘀:金铃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症。

金铃子的禁忌

金铃子性寒,脾胃虚弱者不宜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也应慎用金铃子。

金铃子的食用方法

金铃子入药时,一般采用根茎或果实。服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煎服:取金铃子根茎或果实10-15克,煎水服,每日1-2次。
2. 泡水:取金铃子果实5-10克,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冲泡,焖1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3. 研末:取金铃子根茎或果实研成细末,每次取3-5克,温水送服。

结语

金铃子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丰富的别名。在使用金铃子时,应根据医嘱,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用量,充分发挥其药效,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4-12-02


上一篇:从薇露到月季:月季花的中药别名

下一篇:中药别名大盘点:括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