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大盘点:括金板333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药用价值一直备受推崇。然而,由于地域差异和文化传承等因素,同一味中药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的别名,给学习和应用中药带来了不便。

括金板就是中药中一个具有多种别名的代表性例子。这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疡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其主要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扁竹叶大戟的根,但不同地区对其别名却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括金板:源自其祛风除湿的功效,可使疮疡表面的金黄色脓液快速排出,有如“括去”金板一般。
拔金钉:与“括金板”含义相近,指其具有拔出疮疡中犹如金钉般的疼痛。
马兜铃:形容其根状如马鞍,外形酷似铃铛。
宣明草:取其宣散郁火、明亮目目的功效。
单丁托根:因其植株孤生,根部肥厚突起,形似一个孤独的孩子托着一个根状物。
赤龙根:根部呈紫红色,形状似龙,故有此名。
三叶大戟:叶片为三裂状,故得此名。
铁马:根粗壮坚硬,能承受马蹄踩踏,故名“铁马”。

除了上述别名外,括金板在不同地区还有推拿根、九叶草、地三仙、过路黄等多种别称。这些别名的产生往往与其形态特征、药性功效、产地环境等因素有关,反映了中药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特色。

了解中药别名对于深入学习和正确应用中药至关重要。在临床上,不同的别名可能对应着不同的药材来源、药性特点和治疗用途,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谨慎辨别。同时,在研究中药文献时,了解不同的别名也有助于避免混淆,准确把握药材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括金板作为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其丰富的别名体现了中药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内涵。了解和掌握这些别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学习和应用中药,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2024-12-02


上一篇:中药金铃子的别名:一探究竟

下一篇:中药附片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