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花的十大中药别名:了解植物药的药用价值136


伏花,又名金盏花,是一种菊科植物,在中医中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除了其广为人知的名称外,伏花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别名,反映了它在传统医学中的广泛用途。

1. 蕊草

此别名源于伏花的花蕊,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痈肿痛、跌打损伤。

2. 定风草

伏花性温,能平肝息风,故有此别名。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等肝风上扰证。

3. 黄花菜

此别名指伏花的干燥花蕾,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尿路感染、痢疾等症。

4. 金盏银盘

此别名形容伏花的花朵形状,形似金盏盛银盘。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淋巴结炎等症。

5. 旱莲草

此别名取自伏花的叶片形状,酷似莲花。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调经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症。

6. 珍珠花

此别名源于伏花的花色,美丽淡雅如珍珠。具有清热解毒、养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宁等症。

7. 延寿花

此别名寄托了人们祈求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具有清热解毒、抗氧化、延缓衰老的功效,常用于养生保健。

8. 鸡冠花

此别名源于伏花花冠顶端的红色小冠,形似鸡冠。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齿龈出血等症。

9. 凤仙花

此别名源于伏花的种子,形状似凤仙。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烫伤、跌打损伤等症。

10. 荷兰菊

此别名因伏花是从荷兰传入中国而得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疮痈肿痛、乳腺炎等症。

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伏花的药用价值,也体现了中医对疾病的辩证施治原则。不同的别名对应着不同的药效,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症,选择合适的别名进行治疗。

了解伏花的这些中药别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中医药博大精深,通过这些别名,我们可以窥见传统医学的智慧和疗效。

2024-12-02


上一篇:白蔻,中药里的“姜味之王”

下一篇:中药地胆头有哪些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