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别名与传说253
黄芪,是中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素有“补气之王”的美誉。它味道甘甜,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的作用。黄芪别名众多,每个别名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或药性特征。
一、黄耆
“耆”通“旗”,意思是旗杆。黄耆的根茎直立,宛如一面大旗,迎风招展,故而得名。同时,黄耆根茎皮黄,色泽鲜艳,也像一面金黄色的旗帜,因此称为“黄耆”。
二、补气根
黄芪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因此又有“补气根”之称。它能补益脾肺之气,增强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对于体虚乏力、气短懒言、自汗不止等气虚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土人参
黄芪的补气功效与人参相似,但价格更为低廉,故称为“土人参”。它能大补元气,强健体魄,延年益寿。一些文献中也称黄芪为“草参”,有“平价参”之称。
四、黄芪子
黄芪子是黄芪的果实,形状如蚕豆,表面有细小的颗粒,呈黄色或黑褐色。它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水肿、尿少不利等症。
五、防风草
黄芪还有“防风草”之名,主要是指它的解表固表的功效。它能提高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预防风寒入侵。在中医经典《神农本草经》中,黄芪就被列为上品,具有“治风湿决择”的记载。
六、营芪
黄芪能补益气血,尤其是补益营气。营气是人体津液和血液的根源,具有濡养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黄芪补益营气,可以改善气血津液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肢体倦怠等症状。
七、金芪
黄芪的根茎皮色泽金黄,因此也被称为“金芪”。它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自汗、表虚不固等症。此外,黄芪还有托毒生肌的作用,能促进伤口愈合,改善皮肤损伤等症状。
八、玉芪
黄芪的根茎质地坚硬,表面有光泽,色泽白中带黄,晶莹剔透,犹如美玉一般,故称为“玉芪”。它具有滋补气血、养阴润肺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阴虚肺燥等症。
九、卫芪
黄芪能补益卫气,增强机体防御外邪的能力。卫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黄芪补益卫气,可以预防感冒、流感等外感疾病的发生。
十、益卫根
黄芪益卫固表的功效显著,因此也被称为“益卫根”。它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对于体虚易病、反复感冒的人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以上只是黄芪众多别名中的部分,还有如“人参与”、“稷养”、“大参”、“黄参”等,每个别名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黄芪的药性特征或历史渊源。通过了解黄芪的别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种中药材,更好地利用其养生保健的作用。
2024-11-29
上一篇:中药别名查询:探索中草药的另一面
下一篇:中药半夏:别名大全及药性解析

祛湿健脾通便的中药组合及功效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023.html

散寒祛湿散结:详解常用中药及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022.html

自制减肥祛湿中药包:功效、配方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021.html

芸苓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0020.html

祛湿健脾:10款中药配方助你告别湿气困扰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0019.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