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辞典:木夕与药用植物的别名世界195
中药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中药材繁多,其别名更是数不胜数,可谓博大精深。其中,木夕这一别名更是与多味药用植物相关,揭示了中药命名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木夕与忍冬藤
忍冬藤,又名金银花、双花。因其茎蔓缠绕于树木或其他植物上,故得名“木夕”。忍冬藤性微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疮痈肿痛等疾病。
二、木夕与防己
防己,又名木防己。因其茎蔓藤本,缠绕于树木上,故亦称“木夕”。防己性微寒,味苦,具有利水消肿、祛风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风湿痹痛等疾病。
三、木夕与白芨
白芨,又名紫珠、木耳菜。因其块茎洁白如玉,形似木耳,故有“木夕”之称。白芨性凉,味甘,具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咯血、外伤出血等疾病。
四、木夕与怀牛膝
怀牛膝,又名川牛膝、木夕。因其根茎形似牛膝,且生于山林树木间,故称“木夕”。怀牛膝性温,味甘,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风湿痹痛等疾病。
五、木夕与五加皮
五加皮,又名木夕参。因其根茎皮外棕红,有5条突起的纵条纹,宛如木夕之花,故名“木夕”。五加皮性温,味甘,具有补气益血、强筋壮骨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乏力、腰膝酸痛等疾病。
六、木夕与枸杞子
枸杞子,又名木夕子、地骨皮。因其浆果外皮呈红色,状似木夕,故称“木夕”。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精、明目强身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膝酸痛、视力减退等疾病。
七、木夕与女贞子
女贞子,又名木夕果、女贞子。因其浆果乌黑,形似木夕,故称“木夕”。女贞子性平,味甘,具有滋阴降火、乌发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白发脱发等疾病。
八、木夕与决明子
决明子,又名草决明、木夕仁。因其种子外壳光滑乌黑,形似木夕,故称“木夕”。决明子性凉,味甘,具有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视力模糊、便秘等疾病。
九、木夕与青黛
青黛,又名木夕青。因其来源于植物大青叶的叶片,经发酵制成,呈青黑色,形似木夕,故称“木夕”。青黛性寒,味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皮肤疮疡等疾病。
十、木夕与紫草
紫草,又名紫草根、木夕红。因其根部呈深紫色,形似木夕,故称“木夕”。紫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痤疮、跌打损伤等疾病。
从中药别名“木夕”的种种对应关系中,我们可以窥见中药命名与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植物形态、习性和民间传说都成为中药命名的灵感来源,使中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人文情怀。
2025-01-18
上一篇:海南子:千姿百态的别名之旅
下一篇:炒地榆的其他中药别名

虻虫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173.html

乌梅蛇的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91172.html

中药祛湿:十个实用良方及辨证施治指南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171.html

中药功效详解:从药性药理到临床应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170.html

中药药用部位及功效详解:根、茎、叶、花、果实等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91169.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