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别名大辞典:子中药的奇趣别称16


在浩瀚的中医药典籍中,子中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子”中药,广义上是指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狭义上仅指植物的种子。这些不起眼的种子,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被历代医家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子中药逐渐积累了众多别名,这些别名既生动形象,又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葶苈子

别名:浮翁、浮土麦、香肺草、远志子


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葶苈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颇具趣味性。“浮翁”意指葶苈子轻浮似浮萍,随风而飘;“浮土麦”则是取其色黄形似麦粒,又随风飘浮的特点;“香肺草”描述了葶苈性温,有助于祛痰止咳;而“远志子”则与葶苈子能益智宁神的功效有关。

菟丝子

别名:女萝、丝落藤、净明子、洞房花烛


菟丝子,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女萝”源自《诗经》,指寄生于树上的菟丝子,与树同荣枯;“丝落藤”形象地描绘了菟丝子随风飘落的场景;“净明子”则取其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的功效;至于“洞房花烛”,则是因为菟丝子形似红豆,有“相思豆”之称,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祝愿。

车前子

别名:莱菔子、车前、车轮子、地风子


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草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莱菔子”因其种子形状与莱菔(萝卜)相似而得名;“车前”指其叶片贴地生长,如同车轮前行的轨迹;“车轮子”与“地风子”则形象地描述了车前子的形态特征。

杏仁

别名:苦杏仁、南杏、北杏、大杏仁


杏仁,为蔷薇科植物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苦杏仁”和“甜杏仁”根据杏仁的口味而区分;“南杏”和“北杏”则区分了不同产地的杏仁;而“大杏仁”则是指杏仁中较大的品种。

莲子

别名:藕实、芡实、白莲子、红莲子


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藕实”是指莲藕中的莲子;“芡实”与莲子十分相似,但其来源是芡实科植物芡实;“白莲子”和“红莲子”根据莲子的颜色而区分。

薏苡仁

别名:薏仁、药谷、鸡头米、六谷米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薏仁”较为常用;“药谷”突出其药用价值;“鸡头米”和“六谷米”形象地描述了薏苡仁的外形和用途。

苍耳子

别名:苍耳、牛蒡子、诸疾草、耳痛草


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苍耳”指其果实上带有刺钩,容易附着在牛毛或人的衣服上;“牛蒡子”则是苍耳的另一个常用名;“诸疾草”和“耳痛草”则反映了苍耳子的药用功能。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合欢子、黑豆子、豆角子


决明子,为蝶形花科植物决明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草决明”与“野决明”相对应,指其是一种生长在田野中的植物;“合欢子”描述了决明子的子叶对生,形似双翅;“黑豆子”和“豆角子”则形象地描绘了决明子的颜色和形状。

白芥子

别名:芥菜籽、芥子、黄芥子、芥菜种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子的干燥成熟种子。其别名“芥菜籽”和“芥子”较为常用;“黄芥子”指其果皮为黄色;“芥菜种”则是芥菜的种子,与白芥子同科异种。

乌头

别名:乌头附、附子、巴豆、断肠草


乌头,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根茎。其别名“乌头附”源自乌头附生于其他植物之上;“附子”是乌头的同义词;“巴豆”和“断肠草”则突出其毒性较大,不可随意使用。

这些子中药的别名,不仅反映了其形态特征、药用功能和文化内涵,也增添了几分趣味性和神秘感。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准确掌握子中药的别名有助于医患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024-12-03


上一篇:中药为曲别名:音乐治疗的古老智慧

下一篇:中医药图片别名:蕴藏的智慧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