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药红芍的别名与药用价值243


红芍,又名赤芍、血余,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它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各种疾病。

别名

红芍在不同地区和文献中有多种别名,常见的有:* 赤芍:因其根皮呈红色,故称赤芍。
* 血余:取其“血瘀则余”之义,意为血瘀留滞后留下的病理产物。
* 血灵丹:形容其具有活血化瘀的显著功效。
* 血消丹:取其消瘀散血之意。
* 金胎草:因其根部似金胎,故得名。
* 蜀葵:因其花朵与蜀葵相似,故称蜀葵。
* 鹿耳:因其叶形似鹿耳,故称鹿耳。
* 牡丹根:因它与牡丹同属芍药科,且根部相似,故称牡丹根。
* 丹参:因其根部呈淡红色,与丹参相似,故称丹参。
* 山丹参:指生长在山上的红芍。

药用价值

红芍具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消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活血化瘀


红芍活血化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血瘀状态。
溶解血栓,预防血栓形成。
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祛瘀生新


红芍具有祛瘀生新的作用,可以促进瘀血的吸收和转化,促进新组织的生成,适用于以下疾病:
淤血肿痛,如跌打损伤、瘀血阻络引起的疼痛。
妇科血瘀,如痛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
风湿痹痛,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消肿止痛


红芍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主要机理是:

促进瘀血吸收,减少肿胀。
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

其他功效


此外,红芍还具有以下功效:
抗菌消炎,对某些细菌和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保肝护肝,可以保护肝脏细胞免受损伤。
调节免疫,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常见用法

红芍通常以煎服的方式使用,用量一般为15-30克。也可以与其他中药材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注意事项

红芍虽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但也有以下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以免活血化瘀伤胎。
气血虚弱者慎用,以免耗散气血。
脾胃虚寒者慎用,以免加重腹泻症状。

2024-12-04


上一篇:茸藤中药有哪些别名?

下一篇:上大中药的别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