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枯核:别名多,功效强,药用价值不可小觑199


枯核,又名野麻、打不死、野油菜、野萝卜菜等,为十字花科,野芥菜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多生于干燥的草地上、山坡地、路旁等。枯核的茎直立,分枝,高可达60厘米。叶互生,羽状分裂,裂片披针形。花黄色,花期4-5月。果实长角果,长约5-8厘米,9-10月成熟,呈褐色。

枯核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炎镇痛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枯核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抗菌消炎:枯核中所含的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等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抗病毒:枯核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的复制,对预防和治疗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止血散瘀:枯核中所含的皂苷类化合物具有止血散瘀作用,能促进血液凝固,止血消肿,对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症有一定的疗效。
镇痛:枯核中所含的挥发油具有镇痛作用,能缓解疼痛,对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枯核在中药中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热淋:取枯核30-60克,水煎服,可清热利尿,治疗热淋。
痢疾:取枯核30-60克,水煎服,可清热止痢,治疗痢疾。
疮疡:取枯核鲜品适量,捣烂外敷,可消炎止痛,治疗疮疡。
跌打损伤:取枯核鲜品适量,捣烂外敷,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疗跌打损伤。
风湿疼痛:取枯核30-60克,水煎服,可祛风除湿,止痛,治疗风湿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枯核性微寒,脾胃虚寒者慎用。此外,孕妇忌用枯核。枯核虽然药用价值高,但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或误用。

2024-12-05


上一篇:中药西兄别名:探索中西医药文化的交融

下一篇:茱萸的别名与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