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川夕别名:深入了解川夕的多种称谓364
川夕,又名苦参,为苦参科苦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及根茎供药用,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的功效。因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川夕在民间有着丰富的别名,反映了其不同的特征和用途。
别名简介
苦参:此为川夕最常见的别名,因其味苦而得名,体现了其清热燥湿的功效。
黄苦参:川夕根茎呈黄棕色,故有此别名,与苦参相区别。
红苦参:川夕根茎干燥后,颜色变红,因此得名,与黄苦参相区别。
山苦参:川夕多生长于山地,故有此别名,体现了其产地特征。
土苦参:因川夕根茎埋于地下,故有此别名,强调其生长部位。
蔌莓:此别名为川夕的古称,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体现了其历史悠久。
苦菜:川夕地上部分的嫩叶可食用,故有此别名,体现了其食用价值。
蛇芹:川夕茎叶与芹菜相似,且有杀虫解毒之功,故有此别名。
夏枯草:川夕夏季枝叶枯黄,故有此别名,体现了其独特的生长习性。
土金橄榄:川夕根茎呈圆形,色黑,状似橄榄,故有此别名。
药用价值
川夕具有清热燥湿、杀虫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湿热下注:泄泻、痢疾、白带过多。
湿热皮肤病:湿疹、疥癣、脓疱疮。
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蛲虫病。
外伤感染:烫伤、溃疡、痈毒。
用法用量
川夕可内服煎汤,或外用煎水洗。内服用量为6-12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注意事项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弱者慎用川夕;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食物;与其他清热燥湿药同用时,应注意剂量。
川夕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因其广泛的药用价值而备受重视。其丰富的别名反映了其不同的特征和用途,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川夕的药用价值和临床应用。在使用川夕时,应注意其药性特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应用。
2024-12-05
下一篇:中药云参的别名及相关知识

祛湿清毒热的中药:功效、选方及注意事项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25.html

东瓜皮的药用价值及现代研究进展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24.html

祛湿良方:深度解析常见祛湿中药及其功效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23.html

芷阙的功效与作用:详解这种独特的中药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gongxiao/91022.html

清热祛湿的中药材大全:功效、配伍及使用注意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91021.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