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别名繁多,疗效显著的中草药325


前言

阿草,又名夏枯草、败酱草,是石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味传统中草药,阿草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别名繁多,疗效显著,在中医药领域颇受重视。

别名
夏枯草
败酱草
石松
石松草
石松龙
不枯草
过路黄
海松
扫帚草

性味归经

阿草性凉,味甘苦,归肺、脾、肾经。

功效与主治

阿草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平喘止泻、益气固表等功效,主治以下疾病:

1. 肺热咳嗽


阿草清热化痰,可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咳喘、胸闷等症状。

2. 湿热泄泻


阿草利湿止泻,可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泻、腹痛、大便溏稀等症状。

3. 水肿


阿草利尿消肿,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4. 外伤出血


阿草具有止血作用,可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刀伤、跌打损伤等。

5. 虚劳咳喘


阿草益气固表,可用于治疗虚劳咳喘、自汗盗汗等症状。

常见配伍

阿草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常见的配伍组合有:
阿草、杏仁、陈皮:用于治疗肺热咳嗽
阿草、白术、泽泻:用于治疗湿热泄泻
阿草、黄芪、当归:用于治疗虚劳咳喘

使用禁忌

阿草虽为一味良药,但并非人人都适用。以下人群应慎用或禁用阿草:
脾胃虚寒者
便溏腹泻者
孕妇

结语

阿草作为一味传统中草药,具有清热利湿、化痰止咳、益气固表等多种功效,在治疗肺热咳嗽、湿热泄泻、水肿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阿草也有一定的使用禁忌,使用前应咨询合格的中医师,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024-12-05


上一篇:中药田草别名大全

下一篇:川扑中药别名:揭秘中药世界的隐秘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