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建朴中药的别名:中医宝库中的百变药材356
建朴,作为中医中常见的药材,因其独特的药性与广泛的应用而备受重视。然而,除了其正式名称,建朴还拥有着丰富的别名,这些别名承载着历史的印记,体现了中医文化中的药名意象和药用价值。
1. 朴桂:由来历史悠久
朴桂是建朴最古老的别名之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便有记载。朴桂一词中的“朴”意指粗糙、朴质,“桂”则指香气浓郁的桂树。由此可见,朴桂之名形象地描绘了建朴外表粗糙,但气味清香的特征。
2. 厚朴:凸显其质地
厚朴之名充分体现了建朴的质地特征。厚朴一词中的“厚”意指厚实、厚重,“朴”则仍然指外表的粗糙。此别名形象地刻画了建朴树皮厚重坚韧,外表粗糙不平的特点。
3. 干姜:突出药用部位
干姜是建朴的别名之一,主要指建朴的干燥根茎。干姜之名突出了其药用部位,即干燥后的姜根。中医认为,干姜辛温发汗,散寒止痛,故而得名。
4. 熟地黄:彰显炮制工艺
熟地黄是建朴炮制品的别名。熟地黄指将建朴与黄酒、蜂蜜等辅料共同蒸煮,使其质地软化,药性更缓和。熟地黄之名彰显了建朴的炮制工艺,并提示了其补气养血的药用功效。
5. 桂圆:引申取义
桂圆虽是龙眼的别称,但有时也用于称呼建朴。桂圆之名源自其圆润的外形和浓郁的香气,与建朴气香味浓的特点相符。此别名引申取义,巧妙地借用了桂圆的特征来形容建朴。
6. 茺蔚:气味鲜明
茺蔚是建朴的别名之一,鲜明地展现了其气味特征。茺蔚之名中的“茺”字形容辛香之气,“蔚”字形容浓郁之气。故而,茺蔚之名形象地描绘了建朴辛香浓郁的气味特色。
7. 槠子:地域特色
槠子是建朴在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别称。槠子之名源自建朴果实的形状酷似槠树的果实,因而得名。此别名反映了建朴在特定地域的分布和使用情况。
8. 黄皮子:外形相似
黄皮子是建朴在湖南等地区的别称。黄皮子之名源自建朴树皮呈黄色,且表面粗糙,与黄皮树皮的外形相似。此别名形象地描述了建朴的外部特征,便于辨识。
9. 野桂皮:功能近似
野桂皮是建朴在广西等地区的别称。野桂皮之名源自建朴的气味与桂皮相似,且药性相近。此别名反映了建朴在民间药用中可替代桂皮的情况。
10. 朴朴桂:重叠形容
朴朴桂是建朴的别名之一,重复使用“朴”字,进一步强调了建朴的外表粗糙这一特征。此别名形象而简洁,突出了建朴的辨识度。
11. 暖姜:药性特点
暖姜是建朴的别名之一,突出其药性特征。暖姜之名中的“暖”字,形象地描述了建朴温热散寒的药性。此别名指导了临床用药,提示了建朴适用于寒证。
12. 产妇姜:特殊用途
产妇姜是建朴的别名之一,反映了其在产后调理中的特殊用途。产妇姜之名源自建朴温经散寒,促进恶露排出,兼具活血化瘀的功效,故而得名。此别名体现了建朴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
13. 萹蓄:典籍记载
萹蓄是建朴的别名之一,见于《伤寒论》等经典医籍。萹蓄之名源自建朴性味温热,有蓄积阳气的作用。此别名体现了建朴在中医理论中的独特定位。
14. 黄土姜:民间俗称
黄土姜是建朴在民间常用的别称。黄土姜之名源自其干燥后的根茎呈现黄色,且质地坚硬如土。此别名形象而通俗,便于民间辨识和应用。
15. 雌黄姜:药性比较
雌黄姜是建朴的别名之一,源自其药性与雌黄相似。雌黄姜之名中的“雌黄”指一种矿物药材,具有解毒杀虫的功效。此别名表明建朴在某些药性方面与雌黄相近。
2024-12-05
下一篇:中草药洗浴别称及养生功效

瓜子的药用价值与功效:你不知道的“嗑瓜子”健康秘诀
https://h5cards.com/zhongyaozuoyong/65121.html

羊鞭的药用价值及别名详解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120.html

浮洋参:功效、别名及药用价值全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119.html

祛湿中药煎药:掌握技巧,事半功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qushi/65118.html

中药丽莎:功效、别名及药用价值深度解析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117.html
热门文章

中药别名“砂”一览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5700.html

火苗草的别名与药用价值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277.html

香砂别名,功效及用法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650.html

木豆:中医常用别名大全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3134.html

中药牛大力别名
https://h5cards.com/zhongyaobieming/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