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金锁匙”:别名多滋味399


在中医药领域,中药材以其独特的疗效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其中,一些中药材拥有丰富的别名,这些别名不仅反映了它们的药用特性,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何首乌

又名:女贞子、地精、首乌藤、赤藤。因其形状似人首,根尾似乌龟,故得名。何首乌具有补血益肝肾、乌须发、抗衰老的功效。

二、黄芪

又名:煨干草、中药、黄耆。因其根茎呈黄色,似羊腿,又名“羊腿根”。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三、当归

又名:川芎、白芷、独活。因其叶形似当归而得名。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四、生地黄

又名:熟地、地骨皮、地骨粉。因其根茎呈黄色,形似地骨,晒干后呈黑色,故得名。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的功效。

五、枸杞子

又名:地骨子、天精子、杞子。因其形状似蝇头,初生时呈青色,逐渐变成暗红色,故得名。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抗衰老的功效。

六、山茱萸

又名:茱萸、丹萸、金柜。因其果实呈肾形,外表光滑,色泽鲜红,故得名。山茱萸具有补肾涩精、收敛固涩的功效。

七、茯苓

又名:茯神、云苓、赤茯苓。因其形状似纺锤,外皮呈赤褐色,质地坚硬,故得名。茯苓具有健脾祛湿、安神益智的功效。

八、人参

又名:地精、人参加、野山参。因其根茎呈人形,四肢俱全,故得名。人参具有补气固脱、生津止渴、宁心安神的功效。

九、甘草

又名:甘草根、甜草、蜀草。因其根茎味甘,似甘蔗,故得名。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调和诸药的功效。

十、白术

又名:山药、薯蕷、白芋。因其根茎呈白色,形似芋头,故得名。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祛湿消积的功效。

十一、生姜

又名:姜、生姜、姜根。因其根茎呈姜黄色,辛辣可口,故得名。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功效。

十二、大枣

又名:红枣、枣子、赤枣。因其果实呈枣红色,形似纺锤,故得名。大枣具有补血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十三、阿胶

又名:驴皮胶、驴胶、阿魏胶。因其原料为驴皮,经过熬制浓缩而成,故得名。阿胶具有补血养血、美容养颜的功效。

十四、鹿茸

又名:鹿角、鹿角茸、鹿茸血。因其原料为雄鹿未骨化的幼茸,形似鹿角,故得名。鹿茸具有补肾益精、强筋壮骨的功效。

十五、冬虫夏草

又名:虫草、冬虫草花、北虫草。因其是一种真菌与昆虫的复合体,其中真菌在昆虫体内生长,故得名。冬虫夏草具有补肾益肺、止咳平喘的功效。

中药材的别名不仅丰富了中医药词汇,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的智慧结晶。这些别名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反映了中药材的药用特性,为中药材的辨识和使用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2024-12-08


上一篇:石膏的中药别名及其功效详解

下一篇:朱砂:中药的朱砂别称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