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沙参:别名繁多,功效显著11


别名

沙参别名繁多,在我国不同地区或使用中药的不同流派中,均有不同的称谓。最常见的别名有:
白沙参:因其根茎形似沙粒,色白如霜,故得此名。
玉竹:因其茎叶翠绿,形似竹子,故名玉竹。
百合根:因其根茎状似百合花根,故名百合根。
细辛参:因其根茎细长,带有辛味,故又名细辛参。
北参:因其主要产于我国北方地区,故称北参,以区别于南方产的南沙参。

药性

沙参性平,味甘,归肺、胃二经。具有润肺止咳、益胃生津、养阴清热的功效。
润肺止咳:沙参中的粘液质能润滑咽喉,缓解咳嗽。适用于肺燥咳嗽、痰少不易咳出者。
益胃生津:沙参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加津液生成。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烦渴、胃纳欠佳等症状。
养阴清热:沙参能滋阴清热,缓解肺胃阴虚引起的热咳、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症状。

临床应用

沙参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肺燥咳嗽:沙参可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痰少不易咳出者,常与麻黄、杏仁等宣肺止咳药同用。
胃阴不足:沙参可益胃生津,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口干、烦渴、胃纳欠佳等症状,常与麦冬、天花粉等养阴润胃药同用。
阴虚热咳:沙参可养阴清热,缓解肺胃阴虚引起的热咳、口干咽燥、心烦失眠等症状,常与百合、生地黄等养阴清热药同用。
肺结核:沙参可滋阴润肺,缓解肺结核患者的咳嗽、咳血、盗汗等症状,常与黄芪、党参等补养肺气药同用。

炮制

沙参在入药前需要经过炮制,以去除其辛味,增强药效。炮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蜜炙:将沙参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蜂蜜,炒至焦黄,取出晾干备用。蜜炙后的沙参润肺止咳效果更佳。
姜制:将沙参洗净,放入锅中,加入生姜汁,炒至焦黄,取出晾干备用。姜制后的沙参益胃生津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沙参虽为良药,但也有以下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用:沙参虽能益胃生津,但脾胃虚弱者服用过多,可能会引起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
孕妇慎用:沙参性寒,孕妇服用后可能会引起腹泻,影响胎儿健康。
不宜与藜芦、瓜蒌同用:沙参与藜芦、瓜蒌同用,会降低其药效。

结语

沙参是中医常用的滋阴润肺药,具有润肺止咳、益胃生津、养阴清热等功效。在临床中广泛用于治疗肺燥咳嗽、胃阴不足、阴虚热咳等疾病。但需要注意,沙参虽为良药,但也有其禁忌和注意事项,服用前应咨询专业医师。

2024-12-08


上一篇:拳参的别名

下一篇:中药的万能良药:寸草,你不可不知的别名与传奇